前几天,我安排了一波“后事”。
把我的保险以及父母的联系方式,都告诉了我最好的朋友。
万一有一天我遇到了什么意外,她可以帮我父母申请理赔。
而且还可以把我平时记录下的东西给他们看。
这样的话,理赔款可以用来养老。
平时的日记,可以供他们思念。
这样做,是源于我对死亡的认识。
我们中国人总觉得“死”是个不吉利的事。
小孩如果不小心提到,老人总会说:呸呸呸,不吉利。
但是,避而不谈,就意味着死亡不存在吗?
并不是这样的。
尤其是这些年我目睹了很多次死亡之后。
我觉得死亡是应该“大谈特谈”的。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死亡有3次。
一次是我姥姥。
年5月的某天,班级黑板上写着:距离高考还有28天。
我爸打电话告诉我,我姥快不行了,让我赶紧回家。
我穿着校服去赶大巴,买了一大卷纸。
在车上一通哭,把买的纸全用光了。
回家就看到了我妈,我妈瘦的脸颊已经凹陷了。
我使劲掐自己的虎口,尽量表现的若无其事。
然后才看到躺在炕上,陷在被子里的姥姥。
临终的人,尤其是癌症晚期的人,真的很小很小的。
我回家时,姥姥已经有了吗啡的抗药性,再无止痛药可打。
只能忍着,等着。
即便是这样的时候,我夜里守着她时,她还清醒过一两秒。
跟我说:大宇啊快去睡觉,还得高考呢。
可是她没看到我的高考成绩,我也没能兑现我的承诺。
我姥眼睛不好,一只白内障,另一只摘掉了眼球。
没人陪着,是无法独自下楼的。
高考前的那个寒假我承诺她,高考完,每天都带她下楼溜达。
但是再也没能兑现。
这是我人生第一次面对死亡。
第一次知道,平静如水的生活下,隐藏着一个永恒的命题。
人总是要死的。
一次是我二爷,我爷的弟弟。
我大二时,他被诊断为胃癌晚期。
本打算做手术的,但是医生开胸后发现已经扩散的很严重了。
再手术危险性可能更大,所以只开了胸,白折腾一场。
暑假时,医院看我二爷。
听他两讲年轻的事,我二爷当兵,我爷在森调队。
去河里抓鱼,去山里烤肉,还有那些老朋友的外号。
那个年代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讲了。
后来聊天的时间渐渐少了,二爷清醒的时间渐渐少了。
房间里更多是他忽闪忽闪的喘气声。
再后来就是家人通知人已经没了,我们赶去太平间。
二爷是个非常顾家的男人,家里所有的事都是他操心。
这也导致他去世后,我二奶需要重新学习“生活的技能”。
怎么交电费、怎么打电话、怎么去银行取钱。
甚至因为病时大家都怀有某种“乐观精神”。
没人告诉二爷“真相”,也没人问二爷家的银行卡密码。
后来小姑们费了很大劲才去银行改好密码。
那时候我就想,我死之前,一定要把后事都安排好。
不能让我爸妈连我的银行卡密码都不知道。
第三次是我楼下的邻居爷爷。
年,某个夏天,晚上八点多。
周爷爷打算和妻子去探望生病的大儿子。
周奶奶走的比较快,已经进了儿子家的楼洞。
周爷爷走的慢,没有躲过上坡溜下来的车。
他被车子碾在了身下,当场就去世了。
那是我第一次目睹意外死亡,好几晚没敢关灯睡觉。
也是第一次知道,人生真的很无常。
所以有好长一段时间,我一跟家人视频就提醒他们注意车。
一直到现在,在有倾斜角度的路上,我从来不在车的后面走。
这三次经历,告诉我了一个很朴素的道理。
死亡是一个确定性的事。
今天不来,明天不来,也一定会在未来的某天到来。
那么,如何应对这样一个确定性的事实呢?
我想过很多办法。
小的时候,每年会写遗书。
会写我很爱我的家人,请他们不用难过。
长大了,我很爱惜自己的身体。
尽量不熬夜,规律饮食。
为我自己负责,也为我的家人负责。
但是,这些方法都是很被动的,并不能延缓死亡。
也不能缓解我的死亡带给家人的痛苦。
后来,我进入了这个行业。
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从容应对死亡的不完美答案。
买寿险。
刚入行时,是没有像今天这样考虑“性价比”的。
觉得只有家里的经济支柱需要配置寿险。
那时候,就很朴素的想,我死了得留一笔钱给我爸妈。
哪怕直到现在我也不是家中的主劳力。
我爸妈都有工作,有退休金,不用我来养。
我的全部责任是养好我自己。
我还是不认为我买寿险是亏本的。
因为寿险是在我这个人消失后,唯一可以留给家人的实质性东西。
钱确实不可以消弭丧子之痛。
但钱可以暂时把痛带去别的地方。
钱可以带我爸妈可以去内蒙古吃烤全羊,去成都吃贼辣的火锅。
去那些我们早就说过要一家人一起去的地方。
只有这样,死了的我才可以安心。
也因此才有了前段时间安排后事的行动。
万一哪天我死了,请朋友帮我去办后事。
协助我爸妈理赔。
这样我就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了。
如果考虑性价比,当然是家庭的主劳力更需要买寿险。
但是如果不考虑性价比,我觉得每一个有很多牵挂和不舍的人,都适合买寿险。
这是我们唯一能给自己爱的人,关于死亡的承诺。
在我死后,请你用这笔钱好好生活。
这样,就算突然被车撞的那个人是我,也没有很大的遗憾了。
寿险,其实特别简单。
只要人死了或者全残了,保险公司就会赔钱。
可以赔给你的法定受益人,也可以赔给你指定的受益人。
这个全看你的决定。
一般,咱们常见的寿险有两种。
一种是保终身的终身寿险,一种是保定期的定期寿险。
人这一辈子,总会一天死。
买了终身寿险是一定能拿到赔付的。
所以终身寿险一般比较贵。
终身寿险又可以细分为定额或增额两种。
定额的终身寿险更适合富人做资产传承。
增额的则用途更广,可以做教育金、养老金。
是一个非常灵活的现金流规划工具。
而当把保障期限缩短,人会不会在这个阶段死亡,就不确定了。
所以,定期寿险更便宜。
更适合普通家庭,作为保障型的保险来买。
定期寿险,可以选择的期限很多。
可以保10年,20年,30年。
也可以保到60岁,70岁,80岁。
怎么选择呢?
最好买到你去世不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太大影响的时候。
更具体点,买到车贷、房贷都还完了。
孩子也出去工作,可以自己养自己的时候。
一般建议大家买保到60岁的版本。
因为,这时候大家都退休了,身上担子很轻了。
买寿险,至关重要的是保额。
保额必须能覆盖房贷、车贷和未来几年你们家的生活开支。
如果房贷有万,那你买50万的寿险就没什么意义了。
万一你不幸离世,家人的压力还很大。
险种、期限和保额都确定了。
我们就可以去想怎么选产品的问题了。
买寿险,最最重要的是答好这四个问题。
能不能买?
买了能不能赔?
它有没有满足你的特殊需要?
这个东西贵不贵?
能不能买,看的是健康告知和投保须知。
身体情况符合要求,保额没有超过限制。
收入和职业也都达到了人家的要求。
我们才能拿到寿险的入场券。
能不能赔看的是免责条款。
每个寿险,都有法律规定的3条免责。
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被保险人犯罪抗法、被保险人两年内自杀。
这些情况,保险公司是不赔的。
除此之外,有的寿险还有其他的免责。
比如酒驾、无证驾驶,驾驶无证机动车不赔。
比如武装暴乱不赔。
如果你的生活和职业会涉及这些问题。
那么,就最好不要买带这些免责的寿险。
特殊需求看的是,产品的特色保障是不是你需要的。
比如有没有“反悔药”,定期寿险或终身寿险转换权。
年纪大了,想把期限做的更长,可以免健康告知更换产品。
或者有没有特定场景出事的额外理赔?
比如私家车出事额外理赔、假日公共交通额外赔、猝死额外理赔。
最后需要考虑的才是产品价格。
预算稍微低些,就尽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如果预算高不差钱,那可以选择保障更丰富的产品。
目前,定期寿险,可以买哪些产品?
这3款产品适合大多数人。
这款产品是不偏科的“学霸”。
健康告知宽松、免责条款宽松、价格还便宜。
妥妥的三好学生。
而且,它还有一些小设计非常人性化。
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转换权。
不管是将来觉得,定寿期限买的有点短,想换更长期限的定寿。
还是这些年的奋斗有了成果,觉得自己有资产传承的必要,想买终身寿险。
都可以免健康告知,实现这些想法。
法定节假日出事额外理赔。
如果在法定节假日坐飞机,死亡或者全残了,可以赔2倍保额。
如果坐的是公共交通,可以赔1.5倍保额。
比如轮船、地铁、轻轨、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
这款产品好买、好赔、还便宜。
如果就想买个寿险,不想花太多心思挑。
那么选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一个在价格上做到极致的选手。
目前市场中,没有比它更便宜的定寿。
只是在价格触底的同时,它在其他方面抬高了门槛。
健康告知很严格。
慢性肝炎、乙肝大三阳、肺结节都不能买它。
免责也比较严格。
提到了酒驾、无证驾驶、驾驶无证机动车。
如果家在农村,经常骑摩托车、电动车,而且没有牌照。
那就不适合买它了。
但是如果这些问题你都不涉及、不在意,就想要个贼便宜的定寿。
那就啥也不用说了,定海柱2号贼适合你。
对了,这款产品还有个小加分项。
可以选择私家车身故高残额外赔。
有车一族,想要这个保障的,可以加上。
它是目前的定寿中,健康告知最最最宽松的一个。
它的健康告知宽松到什么程度呢?
如果有读者身体有异常,买不了其他寿险。
我们都会说一句:那就试试瑞泰瑞和吧。
不管是乙肝、肝炎、大三阳小三阳,还是各种结节、肿块、良性肿瘤,它都没有问。
免责也很宽松,只有法定的那3条。
价格也是比较便宜的。
30岁,50万保额,保到60岁,交30年的瑞泰瑞和:
男性价格只比定海柱2号贵了61元。
女性只贵了17.5元。
此外,它还有一些可选责任,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50岁前身故全残,可额外理赔50%。
航空意外身故全残,可额外理赔%。
得癌症后身故全残,也有额外理赔。
额外理赔金额,根据确诊与死亡之间的间隔确定。
这三个责任可以三选一进行附加,比较灵活。
此外,瑞泰瑞和,还增加了两全险的选项。
虽然我一直不建议大家买两全险。
但是,如果你真的真的很在意保费返还,瑞泰瑞和就能满足你的要求了。
这3款产品,有各方面都做的不错的,有某一方面极其突出的。
大家可以随便选,买到哪个,都绝对不吃亏。
此外,定寿市场上还有几款非常有特色的产品。
我也给大家介绍一下。
它是大公司出的后悔药。
承保公司是阳光人寿。
它的注册资本.亿。
在年87家寿险公司保费排名中,位列第13名。
妥妥的有国民性的大公司。
只认大公司的朋友可以放心选它。
而且买了它还有3项反悔的权利。
在特定时期,觉得保额不够想增加?
满足条件就可以。
年纪大了,担子轻了,觉得寿险没啥意义?
也没关系,可以用现金价值购买年金。
资产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觉得有资产传承的必要了?
也可以免健康告知,更换终身寿险。
阳光麦满分给未来了你,多了几分选择。
想要大公司的定寿的,选它吧。
莫欺少年穷!
这是我看到这款产品的第一反应。
它对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很友好。
因为别的定寿,都是均衡费率,每年交的保费都一样。
大麦正青春的交费方式很独特。
前期保费非常便宜,后期保费随着你年龄、赚钱能力的增长而增长。
但是总体的保费是和其他产品差不多的。
换句话说,它给了年轻人一份信任。
相信你会越来越能赚钱,所以今天不给你很大的压力。
等你明天有钱了,它再收回它今天应该收的。
非常适合初入社会,刚刚开始奋斗的年轻人。
如果你对你和你另一半的爱情有极大的信任。
可以用甜蜜家给你们的爱再加上一道砝码。
你做投保人,被保人可以是你们夫妻两人。
交一份钱,享受两份保障。
如果夫妻二人因为同一意外身故全残,最高可以拿到4倍的赔付。
价格也跟两个人单独买差不多。
举个例子。
如果一对30岁的夫妻各买万的寿险,保到60岁,交30年:
两个人分别买大麦,女性一年元,男性一年元,
总共是元。
如果买华贵大麦甜蜜家,一共是元。
对想要配置寿险的夫妻来说,甜蜜家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是买这种保险,我们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况。
如果以后离婚了这份保险怎么办?
华贵大麦甜蜜家给了我们一个保单拆分权。
如果没有出险,剩余保障期间不小于5年,就可以使用这项权利。
把这份保单拆分成2份定期寿险。
你和你的另一半一人一份。
看起来好像解决了离婚后保险归属的尴尬事。
但是,有两点要注意。
这个拆分需要保险公司的同意。
而且没有说可以免健康告知使用这项权利。
离婚时,这个保险的解决能否顺利,其实是未知的。
如果危机意识比较强,还是建议各自买各自的寿险。
专为身上有“巨额”房贷的朋友设计。
它是一款保额可以递减的定期寿险。
前提房贷、车贷压力大,可以把保额买的非常高。
后期随着房贷车贷压力减小,保额也随之减少。
这种设计最大的好处是,既实现了高保额,又实现了低价格。
同样是30岁男性,买万保额,保到60岁,缴费30年的定寿:
中荷顾家保一年元;(25年缴费)
最便宜的定海柱2号是元。
如果你现在肩上压力很大,得买高保额的话,可以重点考虑中荷顾家保。
这些寿险其实各有各的特色。
没有哪个绝对碾压另一个。
主要是要看你的需求、你的现状是什么。
然后再去看这些产品,哪个正好满足了你的需求。
哪个最适合你,哪个对你来说就是最好的。
对了,想提醒大家一下。
如果自己有买保险,一定要把买了什么,有什么用,万一出事了去找谁,都告诉自己亲近的人。
如果怕父母弄不清楚,也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像我一样托付给朋友。
准备万全了,就算突然遭遇意外,也不会有太大的遗憾了。
在这件事上,请强硬一点!准备了几个月,为大家送一份超级实用的礼物!你好,我是保瓶儿,这是我的自我介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