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70%-80%的肝癌是由乙肝病*的感染导致的,从乙肝到肝癌只需要三步!近日,CSCO大数据论坛暨肝癌临床登记调查第二次研究者会召开,在此次会议上与会专家提醒乙肝患者,在积极规范进行抗病*治疗同时,要定期进行包括甲胎蛋白(AFP)在内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国内研究显示:乙肝和/或饮酒是肝癌主要发病因素
据了解,我国万慢性乙肝患者中每年就有2.1%-6%发展成为肝硬化,并有可能进一步转变为癌症,这就意味着从乙肝到肝癌只需要“三步”。我国肝癌患者众多却缺乏有效数据,同时缺乏对临床诊疗具体情况的清楚认识,在诊疗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方面都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年10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牵头组织了中国原发性肝癌临床登记调查项目,并于年20届CSCO学术年会上做了初步报告,得到初步结论:我国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类型为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肝癌的一种类型),其发病主要是由“乙型病*性肝炎感染”和“饮酒”两个因素导致。
乙肝患者要定期做肝癌筛查
众所周知,疾病要早发现早治疗。而此次调查还发现,中国肝癌患者首诊时病期普遍偏晚,因此建议乙肝患者以及其他肝癌高危人群在积极对原发疾病进行规范治疗的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期进行肝癌相关筛查,其中包括B超、甲胎蛋白检测、MRI等。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据介绍,以上仅是第一阶段18家中心的初步报告结果。在此次会议上,第二阶段调查正式启动,医院规模将扩大到全24个省市75家中心,医院,进一步扩大收集范围,收集到的数据和得到的结论将有利于提高我国原发性肝癌的诊疗水平。
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辉
图/视觉中国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编:张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