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健康教育所支持播出
导语今年的肝炎日主题为:“积极预防,主动检测,规范治疗,全面遏制肝炎危害”。目前我国现有乙肝病*感染者约有万例,但其中有接近九成未得到治疗,病*性肝炎依然是全国共同面临的卫生性挑战。其中乙肝和丙肝影响着,全球3.5亿人,每年导致万人死亡。
造成乙肝诊断率低,治疗率低以及母婴传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问题之一就是对乙肝依然认识不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患病,患病没有症状也觉得不需要治疗。即使在万接受治疗的病例中,还有接近一半的人治疗的依从性不高,或时不时的漏药,自行减药,随意换药等,导致疾病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反复、加重、或者耐药。
在今天的《健康》节目中,我们特别邀请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医师丁向春做客直播间,就关于肝病的一些相关知识来给我们进行普及和解答。
请听本期节目的音频剪辑:节目时间:每周六、周日上午9:00—10:00节目嘉宾丁向春医学博士学位,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主任医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分会常委、宁夏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宁夏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宁夏医师学会感染病医师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炎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协作组委员、宁夏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重大专项评审专家、佑安感染性疾病专科联盟常务理事、佑安感染性疾病专科联遗传代谢性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肝衰竭及人工肝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宁夏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国家(中关村)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精准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肝脏病杂志》、《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肝博士》和《宁夏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和审稿人。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宁夏自然科学基金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和宁夏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主攻乙肝病*感染相关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在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有效抗病*药物、病*耐药机制、肝纤维化发生、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等慢性肝病的新型诊断及救治技术等的研究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自参加工作以来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其中SCI收录十余篇。
全面遏制肝炎危害
(以下内容与图片来自网络)
肝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一旦感染了肝炎,对人体危害是很大的,还容易传染给他人,那么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哪些肝炎是肝脏受到严重损伤的统称,是由于病*、细菌、寄生虫感染化学*物、药物、酒精中*、自身免疫性反应等因素使肝细胞受到破坏,肝功能受到损伤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如身体乏力、易疲劳、食欲不振、恶心等其他不适应症状的疾病。
二、有肝炎会有什么危害肝脏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对许多物质有加工分解转化作用,但肝脏容易受到各种病*的攻击从而引发疾病,最常见的疾病就是肝炎,急性肝炎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如甲肝病*引起的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发生的时间较短,如果导致肝细胞死亡太多的话,无法及时自行修复,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有可能会发展成为重型肝炎。但值得庆幸的是肝脏具有特别强大的再生和自我修复功能,因此多数情况下急性肝炎是可以治愈的,对人体不会造成特别大的伤害,只要合理治疗好好休息,很快就可以得到恢复。
三、肝炎怎么治疗最好肝炎是指肝脏炎症损伤,它的发病原因各种各样,因此它的治疗方案也各不相同,比如病*性肝炎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抗病*治疗,而药物性肝损伤表示一个对症治疗,还有酒精性肝炎,主要是一个护肝治疗,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就需要抗免疫治疗,因此肝炎的治疗方法,根据发病原因来定。
四、肝炎预防措施有哪些肝炎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它包括的疾病太多了,所以预防肝炎,是预防那些可以传播性质的肝炎,比如甲型、乙型、丙型、戊型、病*性肝炎,这些疾病可以根据它的肝炎传播途径来预防。但是还有其他类型的,比如药物损伤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每个疾病的发病原理都不一样,预防方法也各不相同,甚至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几乎无法预防。
五、肝炎会传染吗?传染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肝炎可分为传染性和无传染性两大类。一般我们说传染的肝炎多数是指病*性的肝炎,也就是由病*引起的肝炎,由于感染的病*不同,病*性肝炎可分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多种。其中甲肝、乙肝是我国比较常见的可以传染的肝炎。而药物性的肝炎,酒精肝和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1、胎源性传播如孕妇带*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经血液传播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或其它血制品,或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3、医源性传播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污染后消*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4、性接触传播性滥交、同性恋和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重要的乙肝病*传播途径,这种传播亦包括家庭夫妻间的传播,夫妻之间的无防御措施的行为传播率大概在14%左右,具体引人而异。因乙肝病人的唾液中可以查到乙肝病*,在接吻时有可能会由于皮肤粘膜破损造成传染。因此在口腔有破损(如溃疡,咬伤,牙龈出血等)的情况下应避免与乙肝病*携带者亲吻。5、昆虫叮咬传播蚊虫以及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传播起一定作用。如由于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破损处被乙肝病*感染(如因被蚊子叮咬后的痛痒采取的抓挠)。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小时左右。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传播途径应排除。
六、乙肝防治有三大误区
病*性肝炎不仅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是严重危害我国公共卫生的重大传染病。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丙肝病*筛查的推进,我国新增感染者的数量大幅降低。然而,肝炎防治目前还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一:不去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显示,在中国约有万乙型肝炎病*(HBV)感染者,其中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目前,我国接受抗病*治疗的乙肝患者只有几百万,存在巨大的治疗缺口,”王贵强教授认为:“很多乙肝患者害怕社会歧视,因此,即使有病也不敢去看病,如果不实施早期干预,这些患者就可能进展到肝硬化、肝癌。”
误区二:过度治在乙肝治疗中,患者还容易走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分追求治愈,一定要在短时间内把这个病彻底治好。对此,李兰娟院士强调,“乙肝还不能治愈,需要长期治疗,如果治疗不规范,往往容易复发。《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年版)》扩大了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治疗的适应症,高度强调了早发现,早治疗。患者只要符合抗病*治疗指征就可以启动治疗。”
误区三:筛查少“目前,社会上对于肝炎的患者依然存在歧视,如果不消除歧视,我们很难呼吁这些患者主动接受筛查;如果不开展筛查,这些患者得不到治疗,就无法降低我国病*性肝炎的流行率。”李兰娟院士建议,应该把病*性肝炎的筛查纳入健康人群的体检,实现三个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七、丙肝可以治愈,太多人还不了解据统计,我国丙肝病*感染者有万,每年新增多达0万,一旦发生肝硬化,10年生存率约为80%;如出现失代偿,10年的生存率仅为5%。肝癌在诊断后的第1年,死亡的可能性为33%。[3]对于我国丙肝的发病特点,专家介绍:“近几年来,为了彻底消除丙肝,我走访了分布国内多个丙肝高发地区,有两个发现,一个是大家对于丙肝的了解程度不够;一个是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其实丙肝可以治愈。就是抓紧治、治疗周期短、治得好、不传染,患者可以回归正常生活。”从目前来看,全球大部分治疗丙肝的口服直接抗病*药物已经被引入了中国,这对于我国实现消除丙肝的目标意义重大。
本期文字编辑:张喆
本期音频剪辑:张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