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女士,53岁,福建莆田人,乙肝大三阳患者,2年前已发展成肝硬化。平时每天按时服用抗病*和保肝护肝药物,定期复查,三个月前做胃镜显示食管胃底都有静脉曲张形成,大夫建议她平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比如油炸类、干果类、糕点类等。
近日,就因为一时大意吃了个油酥烧饼,结果导致了上消化道出血。好在出血量不是很大,经过医护人员短暂急救,在内镜下为林女士及时做了血管套扎术,出血很快就止住了。
消化道出血是终末期肝病(ESL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消化道出血大多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所致,这是门静脉高压造成的。大约一半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会出现静脉曲张破裂,其中三分之一的病例会死于消化道出血。考虑到该疾病过程的复杂性,有必要通过多学科合作的模式来实现急性出血患者的最佳管理。
肝硬化话患者为什么会出现消化道出血?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导致肝病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主要原因。其发生的主要机制为:肝硬化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当门静脉或肝静脉阻塞,可加剧门静脉高压,导致已曲张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癌可加重肝功能损害,使肝硬化程度加重,导致门静脉高加剧;当肝癌病灶位于肝门部时,可压迫门静脉主干,也可使门静脉压升高。
2、凝血机制障碍
肝病患者由于正常肝组织减少,肝脏合成的凝血因子减少,凝血机制发生障碍。由于脾功能亢进,血小板破坏增加,凝血机制也会发生障碍。此外,肝癌癌栓进人血液后,很容易引起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引起消化道出血。
3、胃肠黏膜糜烂
肝病患者由于门静脉高压,常造成胃肠道淤血、黏膜水肿糜烂,引起出血。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该怎么办?
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后,要保持镇静。若仅为黑便,应在医院就诊;若吐血量不是很大时,应注意保留病人的呕吐物或粪便,粗略估计其总量,并留取部分标本待就医时化验。
严密观察病人的意识、呼吸、脉搏,尽量少搬动病人,更不能让病人走动,吐血时,最好让病人漱口,此时不能饮水,医院或呼叫救护车。
如有大量出血,且为鲜血或暗红色血液,并有头晕、心慌、出冷汗、全身软弱无力时,要尽快呼叫救护车,并立即让病人静卧,注意保暖,让其保持侧卧、取头低脚高位,与床面成30度角,这样有利于下肢血液回流至心脏,保证大脑的血供。
呕血时,病人的头要偏向一侧,以免血液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患者在家如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
1、应时刻保持足够的警惕。
2、合理休息,不可过劳。
3、保持大便通畅,切忌大便时用力过猛。
4、避免剧烈咳嗽、呕吐。
5、软化饮食,禁忌粗糙。
6、情绪轻松,避免紧张。
7、禁忌饮酒,合理用药。
往期回顾
◆两次被诊断为肝癌,最后却说是误诊!这到底是为什么?
◆乙肝都会发展成肝癌吗,如何有效阻断?
◆肝硬化进展到失代偿期,下一步会发展成肝癌吗?
肝友问题咨询(报告解读)请:
①
点击文章上方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