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巫理险记
「不喧哗自有声」
前两期,我们讲了“甲状腺疾病如何顺利买保险”、“乳腺疾病如何顺利购买保险”没看到的宝宝可以回看。购买保险的时候,除了这两种常见高发疾病外,就当属肝脏疾病了。
中国是乙肝大国,若未得到适当治疗,20%~30%的慢性乙肝会进展为肝硬化和(或)肝癌。在全球的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因乙肝引起的约占30%~45%,而在中国,这两个比例分别为60%和80%。目前中国慢性乙肝受治人数为万人,预计到年将达到万人。这是一组很沉重的数据。
乙肝是一种传染性疾病,会通过母婴、血液、破损的皮肤黏膜以及性行为传播。至今,人类也没有找到治愈乙肝的方法。
身为80后,我还清晰的记得,小时候学校打预防针,小朋友排成三排,每排用一个针头。很多乙肝携带者,是那时候被感染了。现在一看,小巫没被传染,真是万幸啊!
肝脏上没有神经,不会感到疼痛,很多肝癌患者发现已经是末期,无法治疗了。所以有乙肝携带的宝宝一定要定时体检,防范于未然。
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的主题。
01
-认识肝脏疾病
一、中国全面接种乙肝疫苗时间比较晚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在逐步超越肺结核和艾滋病。人类研制乙肝疫苗的进程一直是困难重重。自年HBsAg(感染HBV的血清检验标志,“大三阳”的一项)抗原发现以来,人类在乙肝疫苗上探索了近二十年。
直到年,美国的Mrck公司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才正式研制出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并在年正式上市。中国年才开始把乙肝疫苗纳入计划管理,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乙肝的危害性,而是我们在此之前根本就没有有效的疫苗。
年,Mrck公司的总裁RoyVaglos决定将一条生产线转让给中国,并培训中国技术人员使用生产线。中国得益于这条生产线,年开始制造自己的乙肝疫苗,造福民众。
二、成人才是乙肝病*携带者的主要人群
中国乙肝发病率最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5~29岁年龄段,且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
中国的成人高危人群覆盖面可谓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科研人员、幼托机构从业者、器官移植或输血患者、免疫低下者、HBsAg携带者家属、男性同性恋或多性伙伴者、静脉注射*品者。
然而,目前中国获得治疗的乙肝病人比例也是少之又少,中国仅有10%的乙肝患者得到了治疗,仍有90%的患者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有效治疗。
三、乙肝治疗花费巨大
治疗乙肝是十分花钱的一件事。特别是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之后,其医疗负担和开支非常巨大。
不仅仅是中国,对于美国的患者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治疗费用,特别是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之后,其医疗负担和开支非常巨大。
目前的治疗主要以干扰素和拉米夫定、恩替卡韦等核苷类似物为主。
虽然目前的药物无法治愈慢性乙肝,但是能够做大限度抑制乙肝病*,减少和防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从而改善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乙肝患者的生存期。可以说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了。
乙肝的难处在于,治疗的漫长,药不能停。以及乙肝是不能彻底被治愈的,这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迄今为止,依然无解。
如果你已经感染了,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检查。照顾好自己、家人和朋友,防止他们被感染。阻止乙型肝炎的传播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合作和努力!
02
-肝脏疾病的检查
目前诊断肝脏疾病的检查主要是以下几种:
1.ALT及胆红素
反复或持续升高,AST常可升高,部分患者r-谷氨酰转肽酶、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ASAL)、碱性磷酸酶也升高。胆碱酯酶及胆固醇明显减低时提示肝功严重损害。靛青绿留滞试验及餐后2小时血清胆汁酸测定可较灵敏地反映肝脏病变。
2.中、重度慢性肝炎
患者清蛋白(A)降低,球蛋白(G)增高,A/G比值倒置,γ球蛋白和IgG亦升高。凝血酶原的半寿期短,可及时反应肝损害的严重程度,凝血因子V、Ⅶ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自身抗体,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类风湿因子及狼疮细胞等阳性。
3.血清学检测乙肝病*标记物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的检测血清HBsAg在疾病早期出现。一般在ALT升高前2~6周,在血清中即可检出HBsAg。HBsAg阳性是乙肝病*感染的主要标志。血清HBsAb的出现,是乙肝病*感染恢复的标志。注射过乙肝疫苗者,也可出现血清HBsAb阳性,提示已获得对乙肝病*的特异性免疫。
(2)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和乙型肝炎病*核心抗体(HBcAb)的检测在血清中一般不能检测出HBcAg。HBcAb为总抗体,包括HBcAbIgM和HBcAbIgG,但主要是HBcAbIgG抗体。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急性发作时均可出现HBcAbIgM抗体。如HBcAbIgM和HBcAbIgG均阳性,提示为慢性乙肝急性发作。
(3)乙型肝炎E抗原(HBAg)和乙型肝炎E抗体(HBAb)的检测。若血清HBAg阳性,提示有乙肝病*复制,亦在乙肝病*感染的早期出现。若HBAb阳性则提示既往感染乙肝病*。
4.血清HBVDNA检测
血清HBVDNA是乙肝病*复制和传染的直接标记。慢性乙肝为阳性,≥拷贝/ml。
检查对照:
乙肝两对半也就是乙肝五项包括五项指标,依次为:①乙肝表面抗原(HBsAg)、②乙肝表面抗体(抗-HBs)、③乙肝抗原(HBAg)、④乙肝抗体(抗-HB)、⑤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临床上常用乙肝五项的不同组合来判断感染的现状和转归。乙肝五项检查对照表内容如下:
1、乙肝五项第1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是急性病*感染的潜伏期后期。
2、乙肝五项第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大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强。
3、乙肝五项第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俗称乙肝小三阳,说明是急、慢性乙肝,传染性相对较弱。
4、乙肝五项第13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的早期。
5、乙肝五项第项阳性:说明急性乙肝感染趋向恢复或者为慢性乙肝病*携带者。
6、乙肝五项第14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
7、乙肝五项第1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慢性乙肝即:①急性HBV感染;②慢性HBsAg携带者;③传染性弱。
8、乙肝五项第5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②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③无症状HBsAg携带者。
9、乙肝五项第项阳性,其余两项阴性。说明是既往感染过HBV,已清除,且出现了保护性抗体。
10、乙肝五项第2项阳性,其余四项阴性。说明:①曾经注射过乙肝苗并产生了抗体,有免疫力;②曾经有过乙肝病*的感染,并且有一定的免疫力;③假阳性。
11、乙肝五项第2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接种了乙肝疫苗以后,或是乙肝病*感染后已康复,已有免疫力。
12、乙肝五项第45项阳性,其余三项阴性。说明是急性乙肝病*感染的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病*。
13、乙肝五项全阴说明过去和现在未感染过HBV,但目前没有保护性抗体。但是却并不是绝对性安全,需要进一步做下HBV-DNA检查,如检查结果为阴性,则说明没有感染过乙肝病*,如果检查结果为阳性,则说明感染了乙肝病*,属于隐匿性乙肝。
多久检查:
对于健康人来说,通过注射乙肝疫苗能产生足量的乙肝抗体,3~5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即可,不过有慢性肝病症状时,也需要检查乙肝五项。此外对于经常接触乙肝患者的人来说,最好每年都去检查一下乙肝抗体滴度,一旦滴度小于10时,应该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加强针。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乙肝五项检查间隔时间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而定,既不能间隔时间太长,但过于频繁地检查也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患者没有进行特殊的抗病*治疗,就没有必要频繁检查乙肝病*指标和病*变异指标,应根据每个病人的病情选择必须进行的检查。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朋友们每隔三个月或者半年检查一次乙肝五项检查。还有临床上乙肝五项往往是和肝功能共同进行的,尤其是已经体现出乙肝症状的乙肝患者,如果感觉病情有点异常,医院进行检查。
03
-投保指南
首先有肝脏疾病的客户,在投保时要提供所有既往检查报告和复查资料等;如果已经经过手术治疗的,还要提供出院小结、病例报告和后续复查资料。若仍无法判断目前疾病发展状况,通常还会要求客户进行体检。
常见核保结果:提交了相关资料以后,一般会有以上几种结果。小巫还是建议大家,在没有购买完备的保险之前,慎重体检。因为一旦发现有问题了再去买保险,那滋味并不好受,相信很多宝宝体会过。
一般来说,按照对消费者有利程度来排列,正常承保>加费承保>除外承保>延期>拒保。
没错,如果不能按照我们的期待正常承保,加费/除外承保是最好的结果,拒保是我们最不愿意面对的。那么一旦被加费或除外,这份保单我们还要不要买?
如果是被加费:如果尝试多家保险公司后的结果都是如此,小巫建议接受加费,赶紧买,也许这是最后的机会了,能保总比不能保好,申请年龄越小越要买。
如果是被除外:如果被除外的相关疾病,万一发病,您自己能够承受,比如“乳腺相关疾病除外责任”。小巫认为,这种风险我们如果能自担,而且更担忧的是其他轻病、中病及重大疾病,如果除外能买。以后患乳腺以外的疾病还是可以正常理赔的,尤其是轻症中症都能豁免的产品。
同样的疾病,申请不同保险公司,可能会得到不一样的核保结论,那么该怎么选呢?如果被加费、被除外两种选择,选哪个?
如果预算充足:建议选择加费承保。
如果预算不足:同时被除外风险可自担,建议选择除外承保。
每个人情况不同,小巫给不出标准答案,仅供参考!小巫更希望你是标准承保的宝宝。
如果我们的风险超出了保险公司承受范围,延期拒保会把我们拒之门外。
很多宝宝咨询的时候,小巫要求提供相关检查报告及住院全套病案时,第一反应就是,买保险这么麻烦?其实不是麻烦,而是遵循谨慎的诚信原则,小巫帮大家把未来可能拒赔的“雷”排掉。
所以,买保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买保险,而是申请保险。
关于如实告知的重要性,小巫之前讲过,延伸阅读《为什么买保险容易,理赔难》,这里不多赘述。但还是有宝宝问“医生说没事,不告知行不行?”
医生和保险公司核保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