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健康科普节目《祝您健康》,我们的节目是在每周一、三、五中午12:20---13:00直播,晚8:15--9:00重播,二、四、六同一时间重播,欢迎各位听众在我们的直播时段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参与到节目中来了解咨询你想了解的健康问题,或者添加我们的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接近30年。医院担任儿科主任8年,医院担任主治医师3年余,在重庆医院进修儿内科1年。现任医院儿科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
乙型肝炎病*(HBV)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主要原因,预防HBV母婴传播是控制慢性乙肝的关键。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郑循莲,就乙型肝炎病*母婴传播预防(儿科部分),给大家作一个介绍,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不足之处敬请指教。下面我就分不同情况逐一介绍。
HBsAg阳性:体内存在病*复制,有传染性。HBeAg阳性:病*水平高。抗-HB是阳性(≥10Iu/L)即有保护力。高病*载量:HBVDNA2*Iu/ml,提示病*复制活跃。不能进行HBVDNA定量检测时,HBeAg阳性,可认为是高病*水平。小三阳:病*复制不活跃。大三阳:病*复制活跃。
1.足月或早产但出生体重≥g者,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10ug,24小时内。
2.出生体重小于g者,接种3针,待出生体重≥g时,第一针,间隔一个月后第二针,再隔5个月第三针。若出院前未达到g,出院前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
注:这个方案是按照版乙型肝炎病*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版),但在这一点上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版)有一点点不同,全国儿童预防接种(版)的意见是:体重小于g者,也要求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尽快接种,个人建议以各地区疾控中心下发的文件为准。
1.足月或早产但出生体重≥g者,
A、按0-1-6方案接种乙肝疫苗重组(酵母)HePB每剂次10ug,12小时内接种。
B、同时在不同肢体部位肌注ugHBIG,12小时内,越快越好,尽可能在数分钟内完成,一般不需要接种第二次,若第二次乙肝疫苗接种延迟1个月以上,重复使用一次。
2.出生体重小于g者。
A.也应在出生后尽早接种第一剂HepB,并在婴儿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HepB接种。
B.母亲HBsAg阳性,不管新生儿是否早产,状况如何(包括抢救),需12小时内注射第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越快越好,尽可能在数分钟内完成。极早或极低体重早产儿,1月龄左右可重复一次。
C.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接种,其婴儿的保护率为87.8%,联合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后,可使95-97%的婴儿得到保护。
1.下述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生理性和母乳性*疸、单纯性热性惊厥、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巨细胞病*、风疹病*)等。
2.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所生危重症新生儿,如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g者)、严重出生缺陷、重度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应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尽早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
3.HIV感染母亲所生儿童,可按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
入院后尽早检测,如果新生儿出生时母亲表面抗原仍然不明,建议按表面抗原阳性处理,特别是有乙肝家族史者。
(1)孕妇抗-HBs阳性:无需特殊处理。
(2)孕妇抗-HBs阴性:新生儿接种第2针疫苗前,感染者避免与新生儿密切接触;如果必须密切接触,新生儿最好注射HBIG。
A.若出生24小时内未完成第一剂乙肝疫苗接种,应尽早接种。
B.对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尽早补种,补种未接种剂次。
C.第一剂与第二剂应大于等于28天,第二剂与第三剂间隔应大于等于60天。
新生儿在生后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1)HBsAg阴性孕妇的子代:只要接受正规免疫,无需随访。
(2)HBsAg阳性孕妇的子代:需要随访。
A、随访时间:最佳时间为接种第三针(最后一针)乙肝疫苗后1~6个月(最好1-2个月);如未随访,12月龄后仍需随访。
B、随访结果及其处理:
·HBsAg阴性、抗-HBs阳性:预防成功,无需处理。
·HBsAg和抗-HBs均阴性:尽快再次按“0、1、6月”方案接种3针乙肝疫苗。之后再随访。
·HBsAg阳性、抗-HBs阴性:预防可能失败,需6个月后再复查;如HBsAg仍阳性,则确定预防失败,已成为慢性感染者。
来源|郑循莲医生 部分图片|网络
审核|杨宇航
编辑|金昌文何明书(实习)
投稿邮箱|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