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比较难治的疾病,平常大多都是一预防为主。很多人都接种过乙肝疫苗,这样可以预防乙肝病毒。大家都很关心自己的身体,有时也会做检查。那么,乙肝病毒dna对照表是怎样的?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乙肝病毒dna对照表
现在,医院都在进行乙肝病毒dna的检测,但由于检测的方法和试剂都不一样,医院HBVDNA检测正常值为小于拷贝/毫升,医院正常值是小于拷贝/毫升,这给医生和患者都带来很多麻烦。
不同地区的正常值各不相同,为了改变和纠正这种混乱现象,根据最新权威诊疗指南HBVDNA定量一律采用PCR检测方法,使用RocheCOBASTaqman检测,这种检测方法灵敏而且准确,其定量线性范围最广(50~拷贝/毫升)。
以往使用的HBVDNA定量数值都是按照10n拷贝/毫升表示,这给广大患者和医生带来理解和换算方面的麻烦,今后将统一HBVDNA定量单位,应用国际单位/毫升报告结果。
国际单位/毫升与过去10n拷贝/毫升的换算方法是:1国际单位/毫升≈56拷贝/毫升。例如以往拷贝/毫升≈现在的国际单位/毫升,这样HBVDNA定量数值也和转氨酶等项目采用一样的单位来表示,更易理解和掌握。
以往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指征是: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大三阳”)患者HBVDNA数值要求达到拷贝/毫升(U/ml),乙肝病毒e抗原阴性(“小三阳”)患者DNA数值要求达到拷贝/毫升(U/ml),但是拷贝/毫升以下的患者该怎么办?
拷贝/毫升以下也不能认为就没有问题了,最新的国际研究资料表明:和肝脏疾病进展相关的病毒DNA水平域值尚不清楚,即使HBVDNA水平持续低于U/ml,也可能乙肝病情仍在进一步发展,因此HBVNDA数值应该越低越好,目前国际建议的HBVDNA检测正常值应该是:小于50U/ml。
现在不少乙肝患者检测HBVDNA数值小于拷贝/毫升,这不意味着病毒已经被彻底抑制,也不意味着治疗到了终点,乙肝患者应该利用RocheCOBASTaqman检测病毒定量,如果定量数值小于50U/ml,才能认为达到正常值水平。
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乙肝病毒DNA定量数值长期小于50国际单位/毫升。最新的美国乙肝防治指南明确提出乙肝抗病毒治疗的首要目标,是持续地将病毒DNA尽可能降得越低越好,建议用PCR(最低检测值50拷贝/毫升)方法,检测治疗前评估基线和抗病毒疗效及耐药检测反弹。
乙肝病毒传播途径
经血液传播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来传播。例如输入被感染的全血、血浆、血清等,或者是通过其他血源性注射传播。
胎源性传播
如孕妇带毒者通过产道对新生儿垂直传播;妊娠晚期发生肝炎的孕妇对胎儿的感染等,最年已经采取了相应预防措施,大大降低了此环节的传播几率。
医源性传染
补牙、修面、修脚,医疗器械如针具、口腔器材、内镜等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可引起传播。
用1个注射器对几个人预防注射时亦是医源性乙肝传播途径之一;血液透析也是乙型肝炎传播的途径。
昆虫叮咬传播
蚊子和其他各种吸血的昆虫,都可能传播乙肝病毒。例如蚊虫叮咬引起人体直接或者是间接的皮肤粘膜破损,容易被感染。
据国内外多年研究,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根本无法复制繁殖,而且乙肝病毒随血液被蚊子吸食后一般在14小时内就会被消化。即使没有被消化,乙肝病毒在蚊子体内也不会活过48小时,而蚊子的吸血间隔在72小时左右。
还有证据表明,蚊子在吸食血液时并不会把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到被吸食者体内,它只是吐出一些自己的唾液产生一些润滑和麻痹效果而已。所以一直波有争议的被蚊虫叮咬也是乙肝病毒传播途径应排除。
总结: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乙肝病毒dna对照表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还简单讲述了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这些仅供大家参考。对于乙肝,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多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