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我要良心,也要钱这个药企无偿拯救全球4
TUhjnbcbe - 2025/2/12 16:15:00
北京白癜风哪家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jzpj/

大家好,我是蛋蛋姐

过去的一个星期

“我不是药神”刷爆朋友圈

赚足了观众的眼泪

光与暗的撕裂

生命和利益的对立

让每个人痛苦却又忍不住叹息

黑格尔曾说过:

“真正的悲剧不是出现在善恶之间,而是出现在两难之间。”

在这部电影里

相比于程勇的“违法”

更多的人唾骂“不违法”制药公司

如果不是他们把药价定成天价

那不就是皆大欢喜的结局了吗?

视人命如无物,奸商!

也有人不无道理地反驳道

研发“格列卫”的诺华公司

投入了近亿美元

才研发出21款新药

如果不把药卖得贵一点

收不回成本

他们怕是只能唱凉凉了

历史上

因为新药研发失败

导致破产的制药公司也比比皆是

那么,对于药企来说

利益和公益

发展和良心

真的不能兼得吗?

曾经蛋蛋姐也一直以为不能

可有一家公司

却似乎在现实的层层魔障中

趟出了一条我们认为不可能的路

它宁愿放弃利润

甚至倒贴

也要治病救人

至今已拯救超过4亿人

但是

让人意外的是

它虽然放弃了眼前的利益

却获得了更长远的发展

它曾连续十年蝉联世界第一大药企

这家公司叫默沙东

其实

默沙东在美国、德国和加拿大

名字叫做“默克”

早在年便于德国创立

多年来

默沙东逐渐发展成

全球顶级药企

而据蛋蛋姐所知

他们的公益事业

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

在干旱的非洲西部地区

河流沿岸是为数不多种植粮食的宝地

也是当地人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也正是因为在河边生活

一种叫做“河盲症”的怪病

一代又一代地蔓延——

约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都是盲人

健康的只有那些刚懂事的孩子们

在那里

时常可以看到

一个孩子用绳索

牵引着一群大人往前走

可是,在不久的将来

这些孩子眼中的世界

也将逐渐黯淡

在上个世纪

这种悲剧场景一共覆盖31个国家

共有万人深受其害

约80万人视力受到严重影响

图为遭受“河盲症”困扰的地区

一开始

他们都以为自己是受到了命运的诅咒

直到年前后

人们才发现

引起“河盲症的原来是一种

叫做盘尾丝虫的寄生虫

它们会像恐怖片里一样

钻入人类的眼球当中

导致永久失明

图为“河盲症”患者(另:千万不要手欠去搜索“riverblindness”,不然别怪蛋蛋姐没事先提醒你)

幸运的是

这种痛苦在年迎来了转机

了解到这个情况后

默沙东公司使用伊维菌素

对“河盲症”患者进行临床试验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一开始他们只是想赚钱

但是他们千辛万苦研制出来的药物

却没有办法帮助那些真正急需救治

甚至是救命的人

因为河盲症的高发地区

几乎都是极贫地区

对于那里的人来说

就算是救命药

定价再低

需要它的人依旧买不起

不仅如此

那些地区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

别说他们没钱了

就是有钱

药也运不进去

而且

需要救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默沙东开始尝试联系一些国际组织

希望有人可以分担一部分救治成本

但是他们失败了

贫瘠、病重、苦难

那里

是连上帝的光芒都照耀不到的地方

利益,还是生命?

默沙东陷入了与“药神”一样

两难的抉择之中

要么,少亏点

就当没有研发过这个药

要么,继续亏

主动帮助他们

其实这个时候

默沙东已经靠兽用伊维菌素

赚得钵满盆满

但是资本永远是逐利的

公司内有很多人

反对亏本经营

这本无可厚非

可是,在这时

默沙东的首席执行官

瓦格洛斯博士

对他们主动为公司着想十分感动

然后,拒绝了他们的建议

瓦格洛斯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决定

将伊维菌素

捐赠给所有需要治疗的人

直到此症被完全消灭为止

他还郑重承诺:

“只要患者有需求,无论需要多少、用多久,默沙东都会免费提供这款新药。”

而作为伊维菌素发现者的两名科学家

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

也做出了同样高尚的举动——

他们放弃了伊维菌素的专利权

以便伊维菌素可以

无偿提供给深受其害的人们

坎贝尔和大村智也因他们的贡献

获得了年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没错

他们就是与屠呦呦同时上台领奖

却被我们从头到尾

完全忽略了的两个“小透明”

之后

默沙东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

以及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

合力将药品分发到河盲症患者手中

于是,从年起

默沙东就开始免费生产伊维菌素

并配送到河盲症疫区

31年过去了

默沙东捐赠的伊维菌素

超过20亿剂

覆盖疫区超过2.5亿患者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年前后

河盲症将彻底从地球绝迹

这可以说是继灭绝天花之后

人类医药史上又一伟大成就

美国总统卡特曾高度赞扬:

“默沙东证明企业界确实可以帮助人类解除痛苦,它已经在世界为社会责任立下了标准。”

蛋蛋姐也算不清这些年

默沙东一共为此

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

总有一些人、一些企业

重视生命甚于利益

其实

这已经不是默沙东第一次“头脑发热”了

早在二战期间

默沙东就已经开始默默地做慈善

日本在二战后

曾经深受肺结核的侵袭

在当时

肺结核就是死亡的代名词

给无数家庭带来沉痛一击

拉特格尔大学的一名研究员

在默克基金的资助下

发现了新的抗菌素——

链霉素

这种药能有效治疗肺结核

图为链霉素的分子式

在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

国内经济自然一度萎靡

可是专利药,实在是太贵了

于是

默沙东主动放弃了该药的专利权

把链霉素引进到日本

还传授给他们

相关的生产技术

使许多人得到了救治

除此之外

在瓦格洛斯的主导下

默沙东还与竞争对手分享了

有关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结果

为艾滋病防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请容许蛋蛋姐插一句

这年头

这么白莲花的人都少见了好吗?

这种良心企业

难道不应该

被当成大熊猫供起来吗?

如果大家伙觉得

哎呀这些都离我太远了

那么接下来

蛋蛋姐就要说一件

跟大家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

年及之后出生的孩子

都因默沙东做的这件事情而获益

在今天的中国

乙肝已经是一种很少见的病

可是大家不知道

上个世纪乙肝在中国有多么普遍

据中国卫生部门统计

年至年间

全国每年约有1.2亿人口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占总人口的10.1%

当时每年出生的万新生儿中

近十分之一会感染乙肝病毒

然而在当时

我们根本就生产不出来乙肝疫苗

年9月

在时任默沙东总裁瓦格洛斯的决策下

默沙东与中国政府

达成技术转让许可协议

向中国转让当时最为先进的基因工程

乙肝疫苗生产技术

图为年瓦格洛斯接受《知识分子》专访

根据合同:

默沙东向中国提供全套工艺

以及人员培训

保证中国可以生产出

同等质量的乙肝疫苗

且不收取任何专利费

也不在中国市场出售乙肝疫苗

哪怕是蛋蛋姐也能看出

这样一份合同

完全不符合

制药企业默沙东的利益

事实也确实如此

单单是中国的技术人员

在默克公司接受技术培训

以及默克公司派遣技术员工

来中国进行帮助的费用

都远远超过了七百万美元

后来

瓦格洛斯谈到此事曾说:

“最初我们希望向中国出售乙肝疫苗,但即使我们将价格降到最低,他们也难以承担。因此,我们开始谈判技术转让,价格问题再次出现……我很焦虑,时间如此紧迫,我想保护孩子们免受这种致命疾病的侵袭。

最后

默沙东以万美元的底价

将这项技术转让给中国

终于,直到年

我国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乙肝疫苗

从年到年

第一批接受乙肝疫苗的孩子们

已经25岁了

他们的孩子在出生时

也会接种乙肝疫苗

这25年间

中国约有5亿新生儿接种这种疫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显示

年到年间

由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

中国乙肝病毒感染者

减少至万人

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

减少1万人

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

超过99%的中国儿童

因乙肝疫苗接种

而避免了慢性乙肝感染

不管默沙东这样做是“真圣母”

还是为了更长远的利益

我们都无法否认

自己确实是被默沙东的“圣母光环”

笼罩过的孩子

不仅如此

自年进入中国以后

默沙东就扮演起了

更为积极的角色

年5月

默沙东与中国卫生部合作开展了

为期5年的全面预防和治疗艾滋病项目

并投入了超过0万美元

短短几年间

就有超过36.2万人

接受了艾滋病病毒检测

超过2.4万名艾滋病病毒携带者

接受了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年7月

该项目荣获了

国内慈善领域最高官方奖项

“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奖

作为医药巨头的默沙东

不仅提供可靠高效的医药产品

还在医学知识的传播和教育上

发挥了巨大的影响

默沙东推出《默沙东诊疗手册》系列书籍

这套“红宝书”的内容非常全面

几乎囊括了

人类所患的各科疾病

其内容覆盖面之广

超过了其他

任何一本书医学教科书

为数十万医学人士带来帮助

图为《默沙东诊疗手册》(总感觉自己打了个广告)

说到这里

有的人可能会感叹

默沙东才是

名副其实的“人傻钱多”啊

这么满世界的献爱心

真的不会倒闭吗?

事实上

默沙东并不是一个“傻白甜”

借着满世界地做慈善

默沙东却似乎也敲开了

一个又一个国家的大门

这些新兴市场有着

非常强烈的医疗需求

且来自这些国家本土的竞争力

几乎为0

这给默沙东带来了

重大的机遇

以及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管是借链霉素进驻日本

还是凭乙肝疫苗来到中国

默沙东后来都获得了

远远高于

当初付出代价的利益回报

当然

这也归功于默沙东的药物研发能力

它在全世界都是首屈一指

可谓是“科研兴企”的典范

默沙东从成立初期

就树立起“研究驱动型”战略

顶尖科学家领导

是其核心管理模式

一个药企要长远发展

就必然要有自己的实验室

默沙东的实验室始创于年

其研究人员仅在20世纪4、50年代

就获得过5次诺奖

也正是默沙东的“慈善”与“荣誉”

曾先后吸引来

17位诺奖获得者为其工作

默沙东致力于研发

新治疗领域的突破性药品

仅仅是年一年

默沙东用于药物的研发经费投入

就超过亿美元

近两年大火的宫颈癌疫苗中

预防病毒类型更多的

(当然价格也更贵)

四价和九价宫颈癌疫苗

都是默沙东生产的

论起新药研发能力

默沙东可以说是

已经“笑傲江湖”数十年了

当然了

日行一善的前提

是有庞大的资金支撑

这年头

也不是每个人、每个企业

都行得起善

做得到“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全世界的战略布局下

默沙东的经济实力不容小觑

它曾连续十余年

蝉联世界第一大药企

年排名《商业周刊》全球强

是唯一一家

连续七年获此荣誉的公司

默沙东第一任总裁乔治默克曾说:

“药物是为人类而生产,不是为追求利润而制造的。只要我们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

不逐利

利益便会随之而来

乔治默克这是学过《道德经》吧

这些年

默沙东将其价值观

贯彻得那是相当彻底

一个制药企业能够做到这一步

蛋蛋姐觉得

这样的企业活该成功

说起“给生命明码标价”

我们首先联想到的是

绑票、黑心商人甚至是人贩子

可这却似乎也成为了医疗界的现实

蛋蛋姐曾经以为

至少在死亡面前

人人是平等的

直到看到那一句

“你无法拯救所有人,你救得过来吗?世界上只有一种病,那就是穷病!”

是啊

在重大疾病面前

人与人之间

已经变得不平等

有钱不止能使鬼推磨

有钱还能改生死薄

而没钱却只能成为

“某年,XX人死于某某疾病”中

那组冷冰冰的数据

我们没有资格去怪程勇

因为他平凡而伟大

我们没有资格去说病患

因为他们只是想活下去

我们也没有资格指责制药企业

因为他们的存在

可以让更多人活下去

制药公司和仿制假药之间的对立

其实是资本和劳动的对立

是精英和弱者的对立

他们无法理解彼此的世界

因为他们隔得太远

是金钱在他们之间

划下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可是默沙东却似乎让我们看到

资本逐利没有错

但是

拥有大量资源的强者

与在底层苦苦挣扎的弱者

可以不是站在对立面

作为整个生命链条

最顶端的药企

是否可以

在“利益”和“公益”之间

找到一种均衡呢?

答案是可以

它们可以树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并由此引导自身行为

在发展的过程中

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作为民众代言人的政府

是否可以

在“民众生命”和“发展”之间

找到一种均衡呢?

答案同样是可以

政府在保障市场的时候

也不应该一味纵容资本逐利

尤其是在

医疗、能源、安全等领域

难道我们要一直依靠

盗版、山寨、走私印度药

来普渡众生吗?

企业可以和政府一起找到

药企、病人和政府之间的均衡

发展和责任之间的均衡

商业和良知之间的均衡

而作为一个普通人

我们也可以不人格分裂似的

一边仇着富

一边唾弃“你弱你有理”

毕竟

社会的进步需要

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而不是一群人

踩着另一群人的尸骨“上位”

还有一群人冷眼旁观

蛋蛋姐由衷地希望

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

存一分善意

尚且弱小时不要忘记发一句声

给那些在黑暗中摸索的人

一分温暖

有能力之后不要忘记燃一缕热

给那些身处深渊的人一丝希望

因为

在天灾、人祸、疾病之间

我们生而为人

本都是手无寸铁的弱者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要良心,也要钱这个药企无偿拯救全球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