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肝不好,未老先倒!
从西医的角度讲,肝脏虽然是一个器官,但却“身兼数职”,如解毒,分泌,合成,代谢等等诸多功能,并且肝脏是个很神奇的器官,是人体内唯一可以再生的器官。
而在中医眼中,肝脏主要有2大功能:一是主疏泄,二是主藏血,统领着全身,因此称为“人体的大将军”。
由此可见,肝脏健康的重要性,想要养生,必先养肝。
肝病多是“拖”出来的,身体若没有6种表现,说明你的肝还很干净
1、面色黝黑
肝脏病变,肝功能减退,导致黑色素生成增多所致,皮肤组织状态会持续恶化,不仅影响皮肤变粗糙,肤色也会出现黄黑色,甚至暗黑色。
临床发现,1/3以上患慢性肝脏患者,其面部、眼眶周围皮肤较病前晦暗黝黑,面容消瘦枯萎,脸颊有小血管扩张,口唇干燥,这种表现也被称为“肝病面容”。
2、乳房胀
很多女性如果经常出现乳房胀痛,也可能是肝脏引起的,不可忽视。
肝脏病变,时雌激素增加,雄激素减少,体内的激素代谢紊乱,而且肝经循环要经过乳腺,所以乳腺毒素堆积,内分泌失调,就会引起胀痛,刺痛等表现。
此外,男性也会出现生殖系统异常表现。
3、身上出现红点
《外科正宗》卷四,由于肝经怒火郁结,其形初起色红如痣,渐大如豆,揩之血流。
肝脏受到损害就导致雌激素灭活能力下降,就会出现血痣,或是蜘蛛痣,常在人体的面部、颈、胸、肩、前臂及手背等。
蜘蛛痣主要表现是扩张的皮肤小动脉,周围有向四周辐射的树枝样细小分支,形态像一个个小蜘蛛,呈鲜红色,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慢性肝脏疾病重要标志。
4、眼发黄、皮肤黄
我们常说,肝胆相照,肝脏和胆有着直接的联系,当肝脏损伤,胆汁不能正常排出,血中胆红素增多,人的眼睛,皮肤就会出现发黄。
若黄疸骤然升高或重新出现,均提示肝细胞有破坏,应引起重视。
5、食欲不振,消瘦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如肝脏损伤,食物代谢,消化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也会莫名的下降。
如最近发现自己经常的无力,乏累,体重异常,尽早的检查一下肝脏健康情况。
6、肝痛
肝脏是没有痛觉神经,因此被称为是“哑巴器官”,除非已经很严重,才会出现疼痛,如果一旦出现肝区疼痛,可能已经是中晚期了,赶紧去检查一下。
肝脏最“怕”5件事,为了肝脏健康,一定少做!
1、过量饮酒
喝酒是对肝脏损伤最大的。
饮酒进入体内需要肝脏代谢分解,导致乙醛毒性大,易造成肝损伤,所以长期喝酒的人更容易出现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病发生。
喝酒过多,有毒物质超过肝脏负荷,肝脏排毒能力就会下降,如果再持续喝酒,肝脏损害更加严重。
所以,为了肝脏健康尽量少喝酒。
2、吃变质食物
如果现在人们富裕了,但是还是有很多老人比较节俭,节俭是我们的传统美德,但是一些发霉变质的时候千万别吃。
食物变质会产生大量细菌,病毒,尤其是黄曲霉素毒性极大,直接损伤肝脏健康。
研究发现,黄曲霉素的代谢产物黄曲霉素B1会诱发肝癌,所以一旦食物异味,发霉千万别吃了,尽早扔掉。
3、滥用药物
除了医师处方药,避免自行服用其它药物。
正所谓是药三分毒,多种药物容易产生药物交互作用,影响肝脏代谢药物能力。
药物进入人体后,还需要通过肝脏代谢,所以长期吃药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诱发肝脏病变。
4、长时间熬夜
按照中医的子午流注的时间表,在凌晨1点-凌晨3点是肝胆最活跃的时间,简单来说,就是这个时间肝脏要整理白天代谢废物,血液也会流回肝脏内,为第二天工作做好准备。
如果此时熬夜,打乱肝脏的生理功能,增加肝脏的工作量,久而久之,肝脏长期处于强度的压力下,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病变。
5、消极情绪
“忧伤脾,怒伤肝。”
人生气的时候,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做儿茶酚胺的物质,还会增加肝组织中废物沉积。
此外,不良的情绪体内激素分泌容易失去平衡,从而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影响肝的血液供应,严重会引起肝细胞会因缺血而死亡。
中医把心情不舒畅的情况叫做“肝郁”,长期的精神压力对肝细胞的恢复是极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