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试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TUhjnbcbe - 2020/7/1 11:22:00
治疗白癜风哪里最好

试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在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这门学科在当时红及一时,现在却被打入“冷宫”。笔者现就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现状浅析几点看法。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在学校基础建设、硬件设施的投入上农村小学是远不足于城区学校。就这几年的教育经费投入来看,地方教育投入的重点在城区学校,农村学校相对而言较少。而信息技术教学则需要专门的电脑机房、多媒体教室、投影机等设施设备,这些设备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正因为经费的缺乏,致使农村小学在信息技术设施设备上是不能满足现有的教学需要的,从而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开展。就大多数村级小学而言,以前配备的电脑设备及多媒体设备比较陈旧,有的无法再维修,基本处于瘫痪状态,又没有经费更换新的CPU、内存等零部件,信息技术教学无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实际是虚设,更不用说对其他学科教学的辅助作用了。


    二、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观念落后。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最时髦的学科,本应该受到重视,但事实上,它却是最容易受到冷落的学科。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太快,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教育的方向和内容的稳定性。长期以来,许多学校领导感到这门课程难指导、难评价、难控制,因此采取了不过问的“冷”处理办法。相当一部分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师在校内是兼职,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上好信息技术课。即便安排了专职信息技术教师,也常常会被叫去帮老师做课件和担起学校的文字打印工作等,自然也就“冷”了这门学科。


    三、信息技术专业教师缺乏。农村小学,一方面,缺乏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已经成为制约村级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瓶颈”,加之在职的信息技术教师,大多由原来数学或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存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和缺乏创新思维等特征,有的也不懂得信息技术的操作,大多是边教边学,非常辛苦。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这就更加增加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难度。专业的计算机人才又不愿意到第一线工作,造成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师新老交替“断层”,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都没有,这就无法去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设备缺少专业人员维护,耗损严重,设备得不到基本维护,由于时间和人为原因,电脑损坏后闲置的现象普遍存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无法开展,使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学陷入了瘫痪。


    四、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质量较低


    《纲要(试行)》中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即便是在一些条件稍好的中心村校,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也往往是教授学生简单的上机操作技能或让学生观看下载的资源,未涉及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更谈不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总之,造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如此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待商榷,笔者也将会不断学习、钻研,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供同仁参考。

1
查看完整版本: 试析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