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刘灏美国在哥本哈根的谈判策略fvolqws0
TUhjnbcbe - 2020/6/15 16:46:00
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

刘灏:美国在哥本哈根的谈判策略


作者:刘灏哥本哈根大会有着各种可能的结局:达成协议,分担合理,大家共赢;达不成协议,大家共输;达成协议但分担不均,则负担重的国家吃亏;而最糟糕的则是做了冤大头——承担了责任而达成的协议却不足以带来全球变暖趋势的改变。因此,哥本哈根的谈判,各国既想达成协议,又希望其它方能承担更多责任。作为历史累计排放最大的国家以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在道义上有责任为大会成功起到推动作用。《华盛顿邮报》昨日说,奥巴马一到,就加紧与世界领导人进行紧急会晤,以寻求大会在最后一刻能达成协议。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奥巴马以及美国的“声望”正面临压力,因为就在11周前,想要为芝加哥带回奥运主办权的奥巴马却空手而归。要达成协议,美国至少面临着两大压力:一是必须大幅减排,二是切实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怎样既达成协议又转嫁压力?首先,美国没有一次性出光手中的牌。美国直到大会进入尾声谈判陷入僵局,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才姗姗来迟地宣布愿意参加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资金的计划。再次,把自己的义务与其它方挂钩。因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一直坚持自愿减排不受核查,因此希拉里此举是力图把大会责任推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身上。《科学箴言报》17日甚至还拿中国的统计说事,“如果还存在作弊嫌疑或者一些国家不承担自己责任,那么任何设置排放硬指标的国际协定都毫无意义。”其三,发挥国会议员反对的作用。南非《独立报》报道说,在奥巴马到哥本哈根同时,共和*议员也跑到这里。“我们不会通过这样的气候变化的法案。”参议员吉姆·因霍菲说,我们不反对清洁技术的贸易,但我们反对向新兴经济体提供援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灏美国在哥本哈根的谈判策略fvolqws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