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侬防疫知识如果阳了,各类人群用药注意事 [复制链接]

1#
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逐步放开这几天,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买药。虽然我们早就做好迎接冲击的心理准备,但还是不免有点慌。虽然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正在不断减弱,而我们的应对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但是还有很多民众,对药品并不是非常了解。有病人发现自己“阳性”了,拿起买的药就吃,但这个药可能不对症。比如发烧了,而吃的药里面并没有退烧的成分,一方面没有疗效,另外一方面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多种药物合并使用,也可能带来一些身体的损伤。

我们普通人不懂药理知识,居家治疗自己服药时,真的不能太乱来。很多感染疾病专家、医学博主等,都在科普一些药物的使用禁忌。本文整理自多个医生、专家的提示,希望能够替大家解决新冠吃药的问题。

01普通成年人

人民日报发了一张表,清晰地总结了新冠发病7日内的典型症状,以及推荐的对症常用药物。

虽然针对不同症状推荐了24种常用药物,但可不是让你一股脑买回家的。

没有基础疾病的普通成年人,用药及注意事项是:

所有退烧药、感冒药,只吃一种:退烧药+感冒药联合吃会伤肝,中药感冒药叠加吃伤脾胃。根据个人以往经验习惯,选择更倾向的药物,每类选择一种即可。

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

中成药感冒药:连花清瘟,金花清感,宣肺败毒颗粒等;

复方感冒药:感康,白加黑,泰诺等。

高烧了,浑身酸痛了,头痛剧烈了,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这两种药物,更适合于绝大多数人。两者的药效、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稍有不同,可以参考下面的对比图二选一。

图源:药评中心

吃退烧药时,要“足量少次”。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每天都不能吃超过4次,症状退了就停药。而且不建议掰开或研碎服用,效果会打折扣。

吃中药感冒药时,则要“小量频服”。可以适当增加服用频率,但不能增加剂量或种类。

阿司匹林需谨慎服用。它虽然是推荐药,但通常需要大剂量使用才有明显效果,而且不良反应比较重。

阿莫西林、头孢、左氧氟沙星等一般不吃。可能你以前嗓子疼、咳嗽咳痰流鼻涕习惯吃两片这类消炎药。但它们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而新冠是病毒性感染。盲目吃这些抗生素,不但会产生耐药性,而且可能导致副作用。

咳嗽可以先尝试蜂蜜,吃润喉糖。蜂蜜能舒缓喉咙,缓解急性咳嗽。

咳得厉害了,喝止咳糖浆,或找医生开镇咳药。止咳糖浆直接喝,不要兑水,喝完也不要立刻喝水。祛痰的药也是吃一种就好,不要叠加。咳嗽这个问题还是不能轻视的,毕竟咳起来可能就是好几天,影响生活和睡眠,人也难受。

赛洛唑啉不要连用超过7天。这虽是鼻塞时的推荐用药,但含有血管收缩剂,长时间使用会损伤鼻黏膜。要是鼻塞实在难受,切记短期使用就可,它的药效还是很快的。

发烧或拉肚子时,注意别让自己脱水。喝水,多吃蔬菜水果,但不建议用含糖量高的饮料、咖啡和浓茶替代。

所有用药,最终还是根据自己的感受就好,多喝水、多休息才是最重要的。专家推荐的药,都是以防万一,也不是让你非要怎么样。现在的奥密克戎,感染了也是无症状和轻症居多。医院感染科主任李侗曾就说,无症状感染者不需要吃药。如果感染了,症状较轻,多休息多喝水不吃药也能自愈,问题不大。但如果症状比较重,那也没必要死扛着,吃点药缓解缓解,让自己休息好,恢复得更快。说白了,吃药其实也只是让你不那么难受。所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感受,怎么舒服你就怎么来。

02儿童及孕妇

儿童发热,需不需要使用退热药、什么时候使用退烧药,是一个热点问题,也存在很多误区,比如有人说,只要体温升高,就需要吃退热药,还有人说,体温达到38.5℃才需要使用退热药,其实这些都不准确。

发热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生理反应;

在健康的儿童中,如果发热的病因明确且缺水已纠正,大多数发热是良性、自限性的;

发热不会把脑子烧坏了;

如果儿童感到不适(例如出现精神萎靡、液体摄入减少等表现),可能需要使用退热药物治疗发热;

采用退热药物治疗后,患儿体温降低,并不能帮助确定其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如果孩子睡着后发现发热,并不需要特意唤醒儿童接受退热药物治疗;

正在接受退热药物的儿童不应该再应用感冒复方制剂,这些制剂常包含退热药物;同时给予复方制剂和退热药物可能会导致药物过量;

退热药物应根据体重来给药,而不是根据年龄。

1.什么时候使用退热药?

一般的原则是,当儿童感觉到不舒适的时候,就可以使用退热药,不必在乎体温是多少。但是也需要注意,如果儿童平素是健康的,使用退热药一般是安全的,但是如果孩子有基础疾病,比如肝病,那么使用退热药就需要谨慎,这时候需要咨询医生。

2.退热药怎么选择?

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或基础疾病不会影响退热药物选择的儿童,需要退热治疗时,我们建议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开始治疗。可用口服布洛芬替代对乙酰氨基酚,尤其是除退热外还需抗炎效果时。

3.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合理使用

不建议联合或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因为可能会导致给药混乱、毒性增加以及促成发热恐惧症。尽管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联合或交替使用可能比单用任意一种对退热更有效,但尚不明确这种降温是否具有临床意义。此外,关于联合或交替使用退热药物治疗的安全性以及其对缓解儿童不适的效果信息极少,同时,这种治疗方法在理论上可能造成肝或肾损伤。

一般不推荐对小于3月龄的婴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因为对于这类婴儿,发热可能是严重感染的唯一体征,需要立即就医,如果排除了严重感染,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应该视情况而定。

对乙酰氨基酚的剂量为一次10-15mg/kg(最大单次剂量为-mg),口服,每4-6小时1次(24小时内不超过5次);日最大剂量为75mg/kg,最多4g/d。对乙酰氨基酚在30-60分钟内开始起效,3-4小时内达到峰值效应。作用持续时间为4-6小时。

同时需要退热和抗炎作用时,我们建议布洛芬作为初始退热药物,因为布洛芬具有抗炎效果。

一般不推荐小于6个月的婴儿使用布洛芬。与较大婴儿及儿童相比,小于6个月的婴儿肾功能相对有限,肾毒性风险可能会增加。

布洛芬的剂量为一次10mg/kg(最大单次剂量mg),口服,每6小时1次,日最大剂量为40mg/kg,不超过2.4g/d。布洛芬在60分钟内起效,3-4小时达到峰值作用,作用持续时间为6-8小时。

4.需要用多长时间?

退热药物治疗的持续时间取决于儿童的反应,儿童感到舒适后可停药。通常没有必要长时间使用退热药物,因为儿童的大多数发热疾病是自限性病毒感染。如果儿童的发热和不适持续超过2-3日,则需要再次评估是否存在继发性细菌感染。

5.退热药物有没有效,怎么观察?

退热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改善发热儿童的舒适感,而不是追求温度降到「正常」。对家长来说,监测儿童的一般状况比监测温度曲线更加重要,例如,有无严重疾病的征象(嗜睡、颈僵硬、精神状态改变、点状出血性皮疹或紫癜性皮疹等)、活动水平和液体摄入量。无论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还是布洛芬,60分钟内都应能观察到反应,3-4小时达到反应峰值。

如果儿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3-4小时后,温度仍较高,且其不适感未得到改善,一些专家会建议将对乙酰氨基酚换成布洛芬,反之亦然。目前尚没有评估这种实践的安全性或有效性的研究发表;然而,理论上来说,一些发热可能对某一种退热药物的反应更好。

如果患者持续发热超过4或5日、在病程中最高温度明显升高或者出现新的症状,应考虑其他诊断或细菌二重感染,应由医护人员进行评估。

划重点,孕妇不能吃布洛芬。

万一你在孕期阳了,要退热镇痛,用药前也要问问医生。对乙酰氨基酚是少数可以用于妊娠各个阶段的药物,短期规范使用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布洛芬一定要注意。也有研究说布洛芬只是慎用,孕20周后才禁用,但咱们还是别冒风险。

咳嗽鼻塞,也是和小朋友一样可以吃蜂蜜和生理盐水冲洗鼻腔。

准妈妈们最重要的,还是要多休息,别焦虑。

孕妇传染给胎儿的情况非常罕见,不要太担心。用药前问问医生,万一有严重情况及时就医。除此之外,保持好心情愉悦才是最要紧的,照顾好自己,就是照顾好宝宝。

03老年人和有其他疾病的特殊人群

老年人上了岁数,很多也有基础疾病。万一阳了,能不能在家自己吃药治疗,首先就是个问题。

医院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主任陈志海就建议:79岁以下,没有基础病,感染后没有特殊不适的老人,可以居家治疗;有基础病,病情稳定的,可以试着居家,但要密切观察;而80岁以上的老人一旦阳了,医院治疗。

使用退烧药要谨慎。

不管是布洛芬还是对乙酰氨基酚,对特殊人群都是有很多禁忌的。比如有肝病或病毒性肝炎、严重心肺疾病的,不能吃对乙酰氨基酚。

有冠心病或严重心衰病史、消化道溃疡和出血病史、高血压、血小板功能障碍等的,不能吃布洛芬;而肝肾功能不全的,这两种药都不能吃;老人和有病情的朋友们一定要分辨自己的情况,别乱吃,遵医嘱。

部分感冒药也要注意。

像泰诺、感康、快克这类我们常用的感冒药,老年人和行动不便的朋友要慎用。因为成分中的氯苯那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有一定镇静效果,所以可能会让人嗜睡、反应迟钝。

腿脚不好的人万一服用后不小心摔跤,是很危险的。哪怕我们普通人,吃了这些感冒药后也注意不要开车、操作机械或者高空作业。

老年人尤其需要预防脱水。

因为老年人对口渴更有耐受性,所以千万不能不渴不喝水,渴了才喝水。否则一旦发热了,大量出汗也很容易脱水。

大家一定记得提醒家里的老人,多多注意。长期服用慢性病药物的朋友,也要咨询医生,新增药物会不会和已有药物有冲突。

04结语

医药是个复杂专业的领域,参考多方,也希望尽量总结出一些常见情况的用药事项。

不过还是那句话,不用太慌张。无病,咱们别紧张兮兮,先把日子过好。有事,咱们多喝水多睡觉,对症处理好。

希望大家有备无患,用药安全。更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