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只不过是一个得了艾滋病的普通人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在哪 http://www.xftobacco.com/m/

你知道吗?

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这是世界卫生组织于年确立的。自设立以来,每年都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来宣传和普及艾滋病的知识,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世界卫生组织希望通过世界艾滋病日每年的宣传来唤起人们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理解。

多年的努力已初见成效,如今已不再是全员谈艾色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得知亲朋好友患病后仍然不离不弃。虽然歧视并未消除,但对比20多年前,已是极大的进步。

1.

年,蔡卫平教授从肝病科调到专门接收急性传染病的杂病科室,开始真正接触艾滋病患者。当时,医院医院,而是一个只有医院,那时候,艾滋病患者并不多,来看病也多是急性感染的。5年后,艾滋病科室成立时,别的科室都住满了患者,而艾滋病科却只有6个病人,后来,才慢慢增多。

艾滋病科室刚刚成立的那几年,蔡卫平教授跟同事们度过了一段艰难甚至绝望的时光。艾滋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比常人更容易感染疾病,早期没有其他科室的支持,患了病都只能由艾滋病科室接手,但没有一个医生是可以全能的。

曾有一位患有动脉瘤的艾滋病患者,动脉瘤破裂时,医生们只能依据常识进行压迫止血,但这也是所有艾滋病科室的医生们能做的唯一一件事了。他们不懂手术,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鲜血止不住地流出一个人的身体,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消逝。那种无力感,是世上最磨人的东西。

很多HIV感染者,都是在看其他疾病的过程中,被发现并确诊的。他们大多难以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感染者见到蔡卫平教授的第一面,经常会绝望又带着期盼地问上一句:“医生,我还能活多久?”

蔡卫平教授见过很多病人,有些人在得知病情后情绪失控,抱头痛哭,给陪同的亲人下跪忏悔;有些人失魂落魄,仿佛碰一下就会粉碎消散。但这些人,在医生们的帮助下,医院时平静下来,对未来怀着些期待。反而是那些看似平静、淡定,似乎可以接受自己病情的人,是蔡教授最害怕遇见的。

2.

青平(化名)年纪轻轻就做到了管理层。那天,他与妻子一同来领检验报告。

夫妻二人分别领到了结果,青平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妻子的检测结果为阴性,有幸未被感染。

青平对于结果并没有多大的意外,好似对艾滋病有着清楚的认知——这不是绝症,也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

个案管理师欣慰于他的接受,同时也尽职尽责地进行艾滋病的科普。

见到妻子时,青平没有犹豫,从容坦白。

妻子回了一个拥抱以示宽慰。

之后,妻子又陪着青平去见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发现的比较早,尽快开始启动抗病毒治疗的话,病情会很快得到控制的。”蔡卫平教授建议到。

青平点点头。

“用药的话,考虑哪一种呢?免费的药是一次3片,副作用因人而异...”

“医生,用最好的药吧,我不想他遭罪。”妻子打断蔡卫平教授的话,毫不犹豫地想要选择最好的。

“那我推荐单片复方制剂,一天一片,吃起来方便,药效也更好些。”

如今,用于治疗HIV的单片复方制剂,一天只需要服用一片即可。相比起多片剂,单片机能够更好的提高感染者的依从性,帮助感染者通过治疗回归生活。

“好好好,医生,我们就用这种药。”依然是妻子急切地代答。

“那回去之后,记得一定要按时吃药,定个闹钟,千万别落下。”蔡卫平教授嘱咐到,又特意看向青平。

青平仍是点头回应。

拿了药,妻子又同医生询问了许多,青平偶尔插上一句话。

蔡卫平教授也为遇到这样省心的病人感到欣慰。临走前又互相加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