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科学大讲堂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ge_ala“这次我一定要离婚,我实在受不了了。”大姑姐带着啜泣的声音从客厅传来。
我将睡熟的女儿放到了床上,盖上被子,然后蹑手蹑脚关上了房门,去了客厅。
大姑姐闻声抬头看了看,狼狈得抹了一把脸,不好意思的说,“晓云,吵到你睡觉了吧。”
我摇了摇头,将自己的一件外套披到大姑姐的肩上。初秋的天气已经微凉,更深露重。不用想也知道,只穿了一件薄薄衬衫的大姑姐,铁定又是被那不成器的姐夫给赶出来的。
“你都多大人了动不动就离婚,你离了婚小柱怎么办?”婆婆一听到女儿说出“离婚”两个字,立马炸了毛,扯着嗓子直嚷嚷。
我皱了皱眉,我都看出大姑姐脸上隐约的几道红印,婆婆这个当妈的居然愣是视而不见,问都没问一句。
“姐,王铁成是不是又打你了?”我拍了拍大姑姐的肩,试探着问道。
我的话让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大姑姐当即红了眼眶。“他不但打我,还在外找女人,都把那女人带回家了,我这日子还能过吗?”说完她捂着脸嘤嘤哭了起来。
大姑姐的话,让在场的几个人愣住了。王铁成虽然有玩女人的习性,可每次都背着大姑姐,就算被发现了也是立马表示认错悔改,至少明面上王铁成还是顾着这个家的。这样明目张胆的带女人回家,还是第一次。
一向沉默寡言的公公气得憋红了脸,将桌子拍得邦邦响,“这个畜生,当初就不该把你嫁给他!”
婆婆也气得直跳脚,她叫嚣着将王铁成一家咒骂了个遍,直骂到气喘吁吁才稍稍消了气,转头又来劝大姑姐。“这事是王铁成的不对,你放心,明天我就和你爸就去找亲家,看看他家是怎么教儿子的。”
婆婆歇了口气,又数落起大姑姐的不是来。“你也是,遇到点事就提要离婚。哪个男人不偷腥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就过去了吗?只要他每个月拿钱回家,晚上回去睡觉就成,较这个真干嘛?”
婆婆的话把受过高等教育的我雷得不行,一旁的大姑姐更是一脸不可置信的看着婆婆问,“妈,你还是我的亲妈吗?”
大姑姐年轻的时候是十里八村的一枝花,长得漂亮,手脚麻利,学习也好。
高二那年,一直保持在班里前三名的大姑姐硬是被婆婆给拽回了家,说是女孩家认识几个字就成,书读多了没用。
大姑姐的班主任来了一次又一次,最后甚至说要负担起大姑姐的学费。可铁石心肠的婆婆就是梗着脖子不答应,最后逼得大姑姐上了吊。
被救回来的大姑姐不吃不喝,在床上躺了三天三夜,最后是公公告诉了她真相。
原来公公得了肝病,不能再干重活,家里的积蓄也因为看病被花了七七八八,连生活都成问题,哪里还有能力再负担两个孩子的学费。在女儿和儿子的前途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妞,别怪你妈。都是爸爸对不起你,要怨就怨你爸。爸爸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会让你退学。可你是家里的老大,家里只能指着你帮衬着点。”
看着被生活压弯了腰的父亲,一脸愧疚,抹着泪跟自己说出这些掏心窝子的话,大姑姐再也忍不住,将这些年来的委屈和不甘通通随着泪水宣泄了出来。
第二天,天麻麻亮,大姑姐就背着行李离开了家,这一去就是两年。
等大姑姐再次回家的时候,已经是个二十出头的大姑娘了。出落得也更加水灵,小巧的鼻子,红润的嘴唇,一双乌溜溜得大眼睛像是会说话。
说媒的人一波接着一波,只差没把家里的门槛给踏平喽。这次婆婆倒是没催着大姑姐,她私下叮嘱大姑姐,女人出嫁就等于是她的第二次投胎,让她多长个心眼,别傻乎乎地让人骗了还给人数钱呢。
第二年春节,大年初二,大姑姐带了个男孩回来。一米七五的个头,身形有些单薄,白白净净的脸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性格腼腆,没说两句话就红了脸。
婆婆上下打量了一番,直到看见男孩手上拎着的两瓶杏花酿,绷着的脸皮才微微松懈了下来。要知道在那个时候,一瓶杏花酿的价格可不便宜,只有逢年过节来了有分量的客人,家里才舍得拿出来的。
席间,大姑姐介绍着男孩的情况。男孩是个大专生,毕业以后进了镇上的地税局当会计。
婆婆听完之后,没有再多问。她笑容满面的看着男孩,一口一个“小李”的叫着,帮忙夹着菜。临走的时候,婆婆硬是揣了两个装了红皮的大红包到男孩的手里,抓着他的手送出去老远,嘴里念念有词,嘱咐着男孩常来串门。殷勤的模样让大姑姐啧啧称奇。
意外的是,几天之后,婆婆又换了一副嘴脸。
她一脸铁青的嘲讽着大姑姐,“我就知道,你这细伢能找到什么好人。那个小李家就一个寡妇妈妈,带着三个娃,全家就指着小李一个人养家。你嫁过去能有你的好?”
大姑姐一张脸涨得通红,她就是怕婆婆会反对,所以她在介绍小李家庭情况的时候一带而过,没想到婆婆这么快就打探到了消息。
婆婆见大姑姐没说话,越发得理,她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利害关系,“妞,你可别给自己找罪受。这样的家庭不光你受罪,连带着还得拖累娘家。你弟弟以后还得结婚,咱家可经不起你折腾。你要是非要嫁给这样的人家,以后可别指望我们帮衬你一分钱。”
这话没有“点醒”大姑姐,反而将大姑姐憋在心里的不满给炸了出来,“弟弟,弟弟,又是弟弟,难道弟弟是你生的,我就不是?”
婆婆的阻拦让两个陷入爱河的年轻人更加难舍难分。大姑姐干脆在外租了房子,来躲避婆婆的刁难。
可两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哪里是婆婆的对手。婆婆隔三差五的,不是去小李的单位闹,说他拐带良家妇女,就是跑去小李家,对着小李妈妈冷嘲热讽,最后竟硬生生医院。
不堪折磨的小李,最后在自己妈妈的强烈反对下,还是和大姑姐分了手。
经过这一重大打击,让大姑姐彻底心灰意冷,对自己的婚姻也自暴自弃了。没多久,她就在婆婆的安排之下,嫁给了镇上开玩具厂的王家独生子王铁成。
谁也没想到因为经济不景气,没过几年王家的玩具厂就倒闭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养家糊口的重担全都压在大姑姐一个人身上,一家老小就靠着大姑姐当零工赚的钱过活。把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硬是熬成个黄脸婆,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老上好几岁。
从小娇生惯养的王铁成,既放不下大少爷的架子去打工,也受不住屈居人下的闲气,干脆就成天摊在家里,还染上了酗酒的毛病。一喝醉酒就打老婆,常常将大姑姐打得鼻青脸肿。
现在就更是过分,居然公然的把外面的女人带回了家。
这一次,大姑姐是铁了心的要离婚,尽管婆婆是百般阻挠,千般劝说,也没能动摇大姑姐要离开王铁成的决心。
在我和老公程亮帮助下,大姑姐收集到了王铁成家/暴和出/轨的证据,成功让王铁成净身出户。
有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傍身,让大姑姐有了底气。她将五岁的儿子送去幼儿园,自己则找了一份餐馆服务员的工作。
等生活慢慢上了正轨,大姑姐才带着儿子回了娘家。本以为这两个多月能让婆婆消了气,缓和母子俩的矛盾。谁知道,这一次回娘家,婆婆硬是连门都没让大姑姐进。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没有还回娘家的道理。你让她走,以后都别来了。”婆婆不顾我的劝阻,执意关上了大门,一副谁敢开门就跟谁没完的架势。
然后隔着大门继续叫骂,“谁家两口子不吵架,说离婚就离婚了。你以为自己还是个大姑娘,不愁嫁呐。外人说起来,程家的大姑娘是个离了婚的,我这张脸往哪放,真是丢人现眼!”
直到门外没了动静,婆婆才消停下来。
婆婆的话让大姑姐彻底伤了心,她这些年的牺牲在婆婆心里是理所应当,她受的委屈在婆婆心里是不值一提,她勇敢的反抗在婆婆心里是丢人现眼。归根究柢,是对自己的不在意,觉得自己是“外人”,是“赔钱货”。
大姑姐的委屈,我和老公程亮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当年要不是大姑姐辍学打工资助,程亮上不了大学,也就不会认识我了。
平时不出声的公公这时候站了出来,告诉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婆婆。
婆婆的父母为了给儿子娶上媳妇,将年轻漂亮的婆婆嫁给了一个年纪大了婆婆两轮的老光棍。
老光棍对婆婆动辄打骂,大冬天的将怀了孕的婆婆关在门外,硬是冻得流了产。后来婆婆实在熬不住,偷偷跑了出去,遇到了公公。
公公家境不好,人也木讷,一直没娶到媳妇。遇见婆婆之后,两个可怜人搭伴着过日子。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婆婆嫁过人的消息还是传了出去。在保守的农村,二嫁的女人是很让人瞧不起的,婆婆受尽了闲话和白眼。
婆婆所受得苦难,没有让婆婆变得开明,反而将一切归咎于自己的女性身份,让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植到了骨子里。
我们听完之后,一阵唏嘘,想不到平时强势硬气的婆婆,竟然有这样悲惨的过去。
找到了婆婆重男轻女的症结,就要对症下药。要想改变婆婆,首先就得让婆婆认可女人不比男人差。
我和程亮商量一番之后,决定资助大姑姐开一家小饭馆。大姑姐虽然学历不高,可是却烧的一手好菜,加上曾经在大酒店里帮过工,也学到了一点技巧,现在的手艺可不比酒店的大厨要差。
一个月之后,饭馆开张了。因为口味好,价格便宜,老板娘还特别热情,很快一传十,十传百,大姑姐的小饭馆开始红红火火的热闹了起来。到了第三个月,小饭馆的盈利就达到了三万。
当晚,大姑姐就抱着账本喜极而泣,她知道,苦难的日子终于过去了。
饭馆生意一忙,人手就不够。大姑姐有心想请婆婆到店里去坐镇,一来家人帮衬着自己省心点,二来也能化解一下矛盾。
婆婆早就对大姑姐那个“很来钱”的饭馆感兴趣了,可她就是拉不下这个脸来。在大姑姐的一再请求,和我的劝说之下,婆婆终于就坡下驴,去了饭馆帮忙。
到了年终,当大姑姐将一踏厚厚的分红交到婆婆手上时,这个一辈子没出去工作过女人,第一次拿到了自己辛劳得来的报酬,激动的手都有点抖。
她将这一踏钱揣到兜里也不是,藏在怀里也不是,最后还是大姑姐给她办了张卡,存到了卡里才算完。
自从婆婆去了饭馆工作,腰杆也直了,人也精神了,说话倒是小声了许多,按她自己的话说,“人有了底气啊,就是不说话也没人敢轻视你。”
赫兹里特说:地位越高,自我评价就越高。自信心多强,能力就走多强。
现在的婆婆逢人就夸大姑姐能耐,还常常把“女人能顶半边天”挂在嘴上,和从前那个不讲理的老太太简直判若两人。
而大姑姐呢?她现在可是很忙,那个一直未婚的小李又开始上门走动了。看着一脸娇羞的大姑姐,我和婆婆相视一笑。
至于这个小李怎么得到大姑姐离婚的消息,又是怎么知道婆婆改变心意的,这就是我和婆婆两个人的秘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