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称“室友不敢碰我的衣架,我的手机放在别人桌上,大家会把她们的东西赶快收走。”除了上课和集体活动,吴昕怡总是一个人。整个下半个学期,她都独来独往。
母亲陈小玲在天津师范大学校园里为女儿吴昕怡拍的照片。死者家属供图
吴昕怡的手机里,显示了两张烧炭的照片。死者家属供图
对于这份说明书,死者家属和校方发生了分歧。
有人在吴昕怡单间宿舍里发现她的遗书。
■人物简介
吴昕怡女,福建福鼎人,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年4月10日,她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在学校的一次义务献血之后,年12月6日,她被查出大三阳,系乙肝病*携带者;今年3月7日,被安排进单独的学生宿舍居住。
4月10日那天,吴昕怡没有去上一早的英语课。
如同大学校园里一次正常的逃课,没人在意。
在单独的宿舍里,她用一盆炭火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她独居的第34天。
意外被查出的“乙肝病*”,给她带来了灾难。
最后的时日,她一个人起床,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上下课。
母亲陈小玲想过挽救女儿生命的各种可能性。
假设女儿的性格不那么脆弱、敏感;假设她没有住进单间宿舍;假设在她烧炭的那一刻,辅导员老师能听从陈小玲的急迫嘱托,去宿舍看一眼……
可现实中没有假设。
宿舍的炭火和遗书
↓
“你照顾好自己。”
↓
“大三阳”带来的恐惧
↓
争议中的“说明书”
↓
只有玩具熊陪伴的“单间”
↓
最后一次挽救的机会
↓
详细情况可点击“阅读全文”
乙肝病*携带者(AsC)是指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很少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HBV)感染者。乙肝病*携带者在乙肝患者中占到了70%至80%,但是他们的肝功能正常,在日常生活中不治疗,不服药,不隔离,可以正常工作,但却倍受歧视,不少乙肝病*携带者不敢恋爱、结婚或生儿育女。
事实上,乙肝病*携带者是否具有传染性,主要看乙肝病*DNA的情况。如果乙肝病*DNA为阳性,则具有较强传染性,而乙肝病*DNA为阴性的乙肝病*携带者传染性小或无传染性。乙肝病*主要经血液、母婴及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传播。
年卫生部文件曾明确阐述“乙肝病*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可以正常学习、就业和生活”;年卫生部又发《通知》要求,教育机构、用人单位在公民入学、就业体检中,不得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不得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得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不得在入学就业体检中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服务。除卫生部公布的特殊职业外,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携带乙肝表面抗原为由予以拒绝招(聘)用或辞退、解聘。
专家呼吁:
一、日常生活中工作、学习和社交接触一般是不会传染的,所以在与乙肝携带者的接触中,不必产生恐惧心理,专家呼吁大家关爱乙肝携带者,他们同样需要尊重。
二、我国是乙肝大国,约有1.3亿乙肝携带者,其中有1/3的感染者在专业科学的治疗下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有1/3的的感染者在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治疗的,只有不到1/3的感染者因为延误治疗或盲目治疗才会导致病情恶化。所以专家提醒乙肝携带者应正视自己的病情,保持乐观的心态,定期检查,积极地进行治疗。
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