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宋民间版的狸猫换太子 [复制链接]

1#

北宋民间版的“狸猫换太子”

清代说唱艺人石玉昆创作长篇公案小说《三侠五义》,第一回讲了一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话说北宋宋真宗在位期间,非常偏爱李妃与刘妃。

偏偏李妃与刘妃同时各有身孕。

某年中秋,真宗赐二妃各一枚金丸,说:“二妃如有生太子者,立为正宫。”

刘妃对李妃久怀嫉妒之心,且觊觎皇后之位日久。一闻宋真宗此言,惟恐李妃生下太子立了正宫,便与总管都堂郭槐暗暗筹谋定下毒计,要谋害李妃。

可怜这李妃却是浑然不觉,每日就是安心养胎,期盼着早日诞下皇儿,以便“母以子贵”,坐上皇后的位子。

某日,李妃腹痛难忍,这分明就是要分娩了呀。

郭槐急忙安排早就买通好的江湖异人潜藏在李妃的寝宫,稳婆也是被郭槐提前卖弄好的,吩咐若是李妃生的是公主也就罢了,若是生了太子,则是在劫难逃!

待李妃九死一生的诞下孩儿,被郭槐买通的稳婆一看李妃产下的是皇子,马上就给潜藏在李妃宫内的江湖异人发出了早就定好的暗语。

江湖异人直接用剥了皮的血淋淋的狸猫换了李妃的孩儿。

为了以绝后患,刘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命贴身宫女直接将李妃的孩儿处死!

待一切做得滴水不漏,刘妃给宋真宗谎报李妃生了一个“妖孽”!并给宋真宗进言:“李妃诞下妖孽,对大宋国运实在是不详。”

宋真宗大怒,将诞下“妖孽”的李妃视为不详之人而打入冷宫!

李妃的孩儿命悬一线,眼看着就要被处死,幸亏刘妃的贴身侍女于心不忍,与太监陈琳冒死将孩子带出宫外,偷偷地交给了八王爷抚养。

以上故事是历代江湖书评人演绎的,真实的故事并不是这样的,当然,那是史学家分辨黑白的事儿了。

但北宋年间,发生在民间的一出“狸猫换太子”可是真实的。

北宋也是宋真宗时期,江州有一姚姓军官,娶妻许氏开封人士。其妻许氏亦非布衣,亦是太平惠民署的医女。

姚将军夫妻二人均吃“皇粮”,且许氏父母亦是太平惠民署的医员,自是家底殷实,

且说许氏有孕在身,分娩在即。

姚将军夫妻二人感情甚笃,故姚将军想将许氏留在江州分娩。

但许氏爹娘在开封是太平惠民署的医员,故执意将许氏接回开封分娩,理由是姚将军军务繁忙,分身乏术,无法照料妻子,若许氏在开封分娩,可得许氏亲爹娘的照料。

姚将军一听岳父岳母二人之言在理,遂同意妻子到开封惠民署分娩。

许氏在太平惠民署产下一健康男儿,由于许氏分娩之时身旁无人照料,故此,产下的孩儿只是看了一眼就被抱走,而许氏只知道是个儿子,哭声很响亮,当即昏迷过去。

在许氏分娩之际,恰逢一孕妇曰杜氏,亦在太平惠民署待产。

许氏诞下麟儿的第二日,这杜氏也在翌日产下一脸带红斑的孩子,这杜氏与惠民署的一医女嘀嘀咕咕,俄尔,极速报来一孩儿交给杜氏,将杜氏的孩儿抱走。

产后虚弱的许氏想看看自己的亲生儿子,医女将一脸带红斑的孩儿交于许氏。

许氏看这孩儿心里诧异:眼睛紧闭着,轻揪耳朵亦是沉睡,脑袋无力地垂着。“自己的孩儿明明哭声洪亮有力,与他的爹爹一样壮实,怎地这孩儿有一副病态?!”

“刚出生的幼儿全系这般模样,姐姐您不必多心。”看这许氏惊疑不定地瞅着怀中的孩子,一杜姓医女极力解释道。

“是嘞,幼儿方离开母体,可有多少气力?”许氏心下释然,几日后,抱着孩子离开了惠民署回到了江州。

待许氏的孩儿及至二岁,忽出现肝炎症状,且病情严重。

许氏倾家荡产为孩子诊治,遍访天下名医,可谓是操碎了心。

虽说这孩子病情甚重,然在姚将军夫妇的竭力医治下,已是过了二十八载。

忽有一日,遇一高人曰:”这孩子已是病入膏肓,若有至亲的肝脏植入这孩子体内尚有一线生机。“

许氏与姚将军爱子心切,遂跪求高人,愿意割肝救子。

高人曰:“观你夫妇二人与此子面貌不似,不敢擅自动手,若不是至亲血脉,纵然你们夫妇二人冒死割肝亦是无济于事,待贫道与你们滴血验亲,看你们夫妇与这孩儿是否血亲。”

待这道长将姚将军与孩儿的手指刺破,本该溶于一体的血滴却泾渭分明,无法溶于一体。

道长掐指一算,长叹一声曰:”造孽吆!“

姚将军夫妇二人如遭雷击,跪求道长真相。

道长曰:“解铃还须系铃人,尔等到了开封,一切真相便知。”

姚将军在军中任职多年,这件事情自是难不倒他。

待姚将军到了开封,秘密地查到了当年许氏分娩的孩子被别人掉了包!

当年,开封有一草民杜氏,家族遗传肝病,生女为智障儿,后生下一男儿,亦是病体!

可巧,这杜氏的堂妹也在太平惠民署做医女,这杜医女看这许氏家中富庶,系吃”皇粮的将军,且这许氏面善,孤身一人分娩,是再合适不过的调包对象了....

然姚将军明白,若是直接指证杜医女调包孩子,那杜医女必然不会承认,且惠民署也会偏袒杜医女。

再三思量之下,姚将军决定拿开封的惠民署开刀。

后来发生的事情嘛,想必大家都知晓了:姚将军一家愤而将惠民署告上官府。

开封惠民署吃了官司,赔了姚将军的“儿子,如今的养子”姚清风二万两白银,姚清风的亲生母亲杜氏亦是反咬惠民署一口,咬定惠民署将两家的孩儿报错,致使自己与亲生骨肉分离二十八载!

无奈,惠民署又赔偿了杜氏二万两白银!

惠民署输了官司,赔了巨额白银,自是不肯善罢甘休!

惠民署也悄悄地请捕快将当年的事情抽丝剥茧的调查,方知那杜氏当年知道自己有家族遗传病史,所生的孩子无一不是病体,待到自己分娩之际,遂与在惠民署做医女的堂妹商议找一个健康的孩儿与自己所生的孩儿互换.....

许氏愤懑不已:这养子的亲生母亲不择手段地将自己的亲生孩儿调包,养子锦衣玉食,且忤逆不孝,而自己的亲生儿子却幼时帮着杜氏做小本生意,只读了几年私塾,杜氏房产四处,而杜氏的养子自己的亲生儿子却租房而居!

许氏捶胸顿足,誓要为自己的亲生儿子讨回公道!

后官司打到开封府,包大人遂判决:“各回各家,杜氏医女擅自调包孩儿,判决惠民署除名,终身不得行医,发配沧州,杜氏身患绝症,任其自生自灭......

许氏的孩子换回来了,但许氏看看自己的亲生孩儿遭了二十八载的民间颠沛流离的生活,真真是如鲠在喉....

奉劝一句:医院生产的孩子妈妈,可得看好自己的孩子,免得被”有心人“偷梁换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