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遇上节日优惠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a2vexef.html阿强(化名)是一名慢性乙肝患者,平日一直没有症状,转氨酶也正常,便没有治疗。直到前阵子他突然出现腹痛,到医院做了肝穿刺才发现得了肝肿瘤。一家人晴天霹雳的同时也很疑惑:怎么突然就肝肿瘤?还是晚期!肝肿瘤仿佛就在一夜之间发生了,来得毫无征兆。家庭医生在线特邀医院感染内科主任侯金林教授,带大家了解肝炎到肝肿瘤究竟是如何发生的?能否阻断肝炎变肝肿瘤?
八成以上肝肿瘤与乙肝相关
乙肝是造成原发性肝肿瘤的罪魁祸首,目前,我国每年现死于肝硬化、肝肿瘤的患者超过30万。数据表明,我国80%的肝肿瘤和乙肝相关。乙肝由于起病隐匿,病情进展较慢,往往易被忽略,乙肝患者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肝肿瘤,最后危及生命。但通过对乙肝患者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导致的死亡人数至少可降低50%,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专家要倡导乙肝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重要原因。
由于个体差异、治疗方案等原因,每个肝炎患者的疾病进展不同,即便肝炎最终发展成肝肿瘤,依照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要能及早发现和治疗,肝肿瘤的治愈率也可大幅提高。因此,医院做专业评估,除了监测肝脏病变情况以外,还可以通过肝肿瘤风险评分系统预测肝肿瘤发生的风险,这有助于进一步早期诊断肝肿瘤。
什么是肝肿瘤风险评分系统?如何预测肝肿瘤风险?
据侯金林教授介绍,中国“十一五”重大专项建立乙肝患者长期随访的大数据库。肝肿瘤风险评分系统是在这个基础上优化出五个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白蛋白水平、胆红素水平和血小板的数量。这五个指标是人口学资料,再加上血常规和肝功能指标。据悉,经过欧洲、日本、美国研究团队验证,进一步明确这几个数据非常重要,可预测肝肿瘤的发生。
通过五个指标建立模型给患者打分,从0到分。如果患者得分小于50分,其五年内得肝肿瘤的可能性不足1%,分数越高风险越高。提示患者有肝脏疾病加重,有肝肿瘤的风险,需要进一步诊疗,如做B超、甲胎蛋白,把高风险的乙肝患者进一步细化管理,通过精准的管理提高患者早期肝肿瘤的诊断率。
该评分系统还可以给患者个性化管理,建立早期预警肝肿瘤的路线图,患医院,只需把化验单上传,通过中央的系统评分,获知肝肿瘤风险值,医生在远程对其进行管理。但这需要患者有一定依从性,他要信任医务人员,信任这个系统。
如何“干扰”肝炎进一步恶化?
侯金林教授提到,预防肝肿瘤是从出生时开始,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从而预防肝肿瘤。如果不幸感染乙肝病毒,从治疗的开始就要想到怎么减少肝肿瘤发生,怎么提高肝肿瘤早期诊断率,提高肝肿瘤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通过现有的抗病毒药物规范地治疗乙肝,可减少50%-60%的肝肿瘤。如果乙肝患者一直服用抗病毒药物,与没有服药的患者相比,得肝肿瘤的风险更低,或是得肝肿瘤的年龄更晚,即便得肝肿瘤,预后也更好。因此乙肝的抗病毒治疗对减缓肝肿瘤的发生至关重要。
侯金林教授表示,现在肝肿瘤已经成为乙肝防控领域最重要话题。同时专家们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