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https://m.39.net/pf/a_7143439.html封面新闻记者宁芝“当一个名医可能很难,但是当一个好医生却很容易。我希望你能当一个好医生。”这是张鸿刚成为医生时,父亲对她说的话。而这句话也成了她职业生涯的“灯塔”,一直指引她前行。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医生张鸿张鸿,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医生。在过去近30年里,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救治了数以万计的患者。她擅长慢性乙肝和儿童乙肝的治疗,尤其是在儿童乙肝方面,她是我国较早探索儿童乙肝治疗方法的专家。许多外地乙肝患儿的家长,通过互相打听,慕名而来。超强大脑一看化验单就知道是哪个患者对于张鸿来说,仁心仁术是她的一大标签,可是你知道吗?她还拥有“超强大脑”:眼睛一一扫化验单,就能记住单子上的所有关键数据,甚至知道是曾经治疗过的哪位患者,知道这位患者上一次化验单的数据和用药情况。有一次,张鸿在门诊坐诊,看过一位患者的化验单后,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检查。但这名患者有些怀疑。接下来,她对患者解释道,他属于耐药患者,并准确说出了他什么时候耐的药、耐的什么药、用的什么治疗方案、什么时候换的治疗方案。听到这话,患者惊呆了,不得不佩服张鸿超强的记忆能力。这样的超强记忆从哪儿来?张鸿很感激自己学医时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的教导,一直到现在,都让我受益匪浅。这位老师非常严格,其中就包括要求我们,所有的化验单,只能看一眼,就要把所有关键内容记在脑子里,而且要在不翻之前化验单的情况下,说出之前化验单上的数据。”在门诊,张鸿还有一个习惯:随身装着一个巴掌大的订书机,“我把患者的化验单从前到后咔嚓咔嚓全部给它订起来,患者每次来的时候,这次指标、上次指标一目了然。”“现在互联网非常方便,化验单在手机上就可以翻到了,确实很快。”她说,但真正在门诊中,对于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不太会用手机查找,并且对于手机上的结果,很多患者记不住。如果是纸质版的化验单,就能快速对比,非常直观地看到指标变化。另外,拿纸质版化验单的患者依从性更好,因为对于各项指标,他会仔仔细细看,但是手机上不行。“其实我还是愿意用以前的方法把化验单打印出来。”灵魂八问悉心沟通,赢得患者信任“张老师,我走了那么多地方,您把我想问的、没想到的,所有的问题都给讲到了!我这才知道原来应该这样看病。”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肝病三科门诊,一名患者感慨地说。工作近30年,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张鸿医生自己总结出了“灵魂八问”。她表示,很多患者对自己的疾病、用药情况不了解,“患者找到我后,我就会给他写这8个问题,要让他们对自己的病情有清晰认知。”第一问:是什么病?“比方说,他觉得自己就不是病人,只是健康的乙肝病毒携带者。”第二问:该不该治疗?“有时,他迫切希望得到治疗,但是作为医生一看,可能他还没到治疗时机。”第三问:怎么治疗?让患者了解具体的治疗方法。第四问: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让患者对治疗的时间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患者中途放弃或擅自停药。第五问:需要花多少钱?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治疗成本。第六问:治疗过程中会有什么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全过程,主动发现不良反应,增强患者依从性。第七问:能不能停药?“像慢性乙肝患者在治疗中,他可能因为其他的疾病要吃药,就自行把乙肝最为关键的抗病毒药物停了,导致病毒反弹、病情复发,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危及生命。所以,什么时候能停药、什么时候不能,都需要医生判断。”第八问:最终达到什么疗效?“确定好治疗目标,患者就知道医生第一步要怎么样,第二步要怎么样,第三步要怎么样,就能很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坚守一线“尽我的能力去治疗”对于乙肝的治疗,张鸿告诉记者,从最初只有保肝药到年抗病毒药物上市到如今,乙肝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她强调,乙肝并非不可治愈,有些病人是可以实现临床治愈的。就在年,一对乙肝夫妻,孩子也被检查出是大三阳,家长简直无法接受孩子也是乙肝的事实,经多方打听后,家长找到了张鸿医生。经过近两年的治疗,在年底的一次复诊中,张鸿看着化验单对孩子爸爸说:“你的小孩已经乙肝治愈了,可以不用吃药,然后定期复查一下就行了。”听到这话,身高一米八的孩子爸爸在张鸿医生门诊不禁掩面痛哭。在门诊工作中,张鸿遇到了许多类似的家长,“当家长拿到治愈的化验单时,他们往往不敢相信,激动痛哭,感觉多年带孩子艰难的就医之路终于走到了头。”她坦言,儿童乙肝的治疗比成人更为困难,因为孩子的免疫状态不如成人稳定,容易感冒、拉肚子等,通过远程管理和定期随访来管理孩子非常具有挑战性,“费劲心思管理一个孩子,甚至比给10个成年人看病更难。”为什么坚持?张鸿回答,因为乙肝疫苗的普及,儿童乙肝发病率降低,不幸的是,还是有一些孩子感染了乙肝,目前国内看儿童乙肝的医生太少了。“这些家长不惜劳苦,从那么远的地方来找我,我一定要尽我的能力去治疗。其实我有时还挺佩服这些家长,咬紧牙关跟着医生的步伐,一个脚步一个脚步这么走下去,家长和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比医生更难,看到这种病人时,我觉得自己也要坚持。”张鸿呼吁,希望全社会打破原有“乙肝不用治、乙肝不好治、乙肝治不好”的老观念,重视乙肝的筛查,做到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