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会痒痒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93356.html脂肪肝(fattyliver)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病理改变,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发病率在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磷脂、糖脂和胆固醇等,其重量约为肝重量的3%~5%,如果肝内脂肪蓄积太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在组织学上肝细胞5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就可称为脂肪肝。其临床表现轻者无症状,重者病情凶猛。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脂肪肝”是“肝炎”吗?
脂肪肝不是病毒性肝炎,但脂肪肝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我们知道脂肪变性多发生于代谢旺盛耗氧较大的器官如肝脏、心脏和肾脏,以肝脏最为常见,因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从而可诱发脂肪性肝炎。
肝脂肪变性时肉眼可见肝增大,边缘钝、色淡黄、较软,切面油腻感。镜下:重度脂肪变的肝细胞,其胞核被胞浆内蓄积的脂肪压向一侧,形似脂肪细胞,并可彼此融合成大小不等的脂囊,重度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可坏死及继发肝硬化。
脂肪肝根据是否摄入酒精可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病(AFLD)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与NAFLD的患病密切相关,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人们对富含高脂肪、高蛋白膳食的不合理摄入,使得NAFLD的患病率达6.3%~27%,逐渐取代慢性乙型肝炎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脂肪性肝炎现也成为现代人中较为常见的慢性肝炎的一种。
NAFLD可分为单纯性脂肪肝、伴有肝细胞损伤和炎性细胞浸润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以及肝纤维化或肝硬化3个阶段。目前,全球约20%人群患有NAFLD的风险,NAFLD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慢性肝病进展为肝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现有研究表明脂肪肝患者体内免疫反应激活,导致持续慢性的肝脏炎症,最终造成肝细胞损伤、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等不可逆的病理变化。出现脂肪性肝炎说明已经影响肝细胞中细胞器的功能,临床上患者会出现肝区闷胀等不适表现。
脂肪肝的危害?
很多人对脂肪肝不以为然,认为无需治疗,实际上慢性脂肪肝炎同样会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持续多年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的脂肪,如甘油三酯、胆固醇、磷脂、糖脂等,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的脂肪量甚至可达40%~50%,有些达60%以上。轻度脂肪性肝病表现为B超下肝脏脂肪变性,但无肝功能损伤、明显的肝脏炎症以及纤维化表现,一般无需药物治疗,通过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减轻体重等方式,大部分患者病情可逆。如病情进一步进展,脂肪肝可以引起脂肪性肝炎,表现为肝功能损伤、转氨酶升高,病理可见肝脏炎症坏死,甚至脂肪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患者可表现为消化不良、腹胀、两肋胀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恶心等症状,应引起重视,积极进行药物干预、节食减重。
引发脂肪肝的常见原因?
1.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如高脂肪、高糖、高热量饮食,不吃早餐、频繁的夜宵等不良的饮食习惯。
2.过量饮酒。
3.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长期伏案工作,缺少体育锻炼及活动。
4.有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及脂肪肝家族史的人更要引起重视。
发现自己有脂肪肝如何办呢?
1.首先要找出原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营养过剩、肥胖者应严格控制饮食;长期大量饮酒者应戒酒;改变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糖尿病人应积极有效地控制血糖;营养不良性脂肪肝患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2.调整饮食结构: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及高蛋白质的瘦肉、河鱼、豆制品等,不吃零食,睡前不加餐。
3.如出现NASH表现如转氨酶升高等,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如降酶护肝等药物应用,同时注意监控体内血脂、血糖水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的诊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需具备以下3项条件:
无饮酒史或饮酒含乙醇量每周小于g,女性70g。
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的影像学检查①超声诊断(1)肝区近场回声弥漫性增强(强于肾脏和脾脏),远场回声逐渐衰减。(2)肝内管道结构显示不清。(3)肝脏轻至中度肿大,边缘角圆钝。(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提示肝内血流信号减少或不易显示,但肝内血管走向正常。(5)肝右叶包膜及横隔回声显示不清或不完整。
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一项者为轻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及第2~4项中两项者为中度脂肪肝;具备上述第1项以及第2~4项中两项和第5项者为重度脂肪肝。
②CT诊断弥漫性肝脏密度降低,肝/脾CT比值≤1.0但大于0.7者为轻度;肝/脾CT比值≤0.7但大干0.5者为中度;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③MRI主要用于超声及CT检查诊断困难者,特别是局灶性脂肪肝难以与肝脏肿瘤鉴别时。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字(可选)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
能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临床病理分型。提倡在B超的引导下进行肝穿刺,以提高穿刺准确性,很大限度地减少肝脏损伤。镜下可见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球大者可将细胞核推向一边,整个肝细胞裂可形成脂肪囊肿。肝细胞坏死及炎症反应轻微或无。
如何预防脂肪肝?
1.多吃蔬菜、水果,戒酒。
2.每日三餐膳食合理调配,做到粗细搭配营养平衡;足量的蛋白质能清除肝内脂肪;控制碳水化合物,禁食富含单糖和双糖的食品,如高糖糕点、冰淇淋、糖果等。
3.加强体育锻炼,避免长期久坐习惯。
4.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任何药物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解毒,平时不要动不动就吃药,对出现有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在选用药物时更要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
5.保证充足睡眠时间、保持身心舒畅、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也有助于养肝护肝。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